事實上,2015年LED照明的急劇擴張,并未給封裝企業帶來太多驚喜。LED封裝企業仍面臨著諸多難題:受制于全球經濟萎靡,LED市場增速緩慢,導致市場供大于求;市場惡性競爭加劇,各大廠商掀起“降價龍卷風”,幾乎所有的LED封裝企業都扛著薄利多銷的大旗艱難挺進;受專利牢籠的限制,無法徹底的走向全球市場等。
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LED封裝器件絕大部分產品價格下滑幅度超過50%,國際LED封裝大廠產品價格亦下滑超過20%。GGII認為,中國LED封裝行業競爭已進入淘汰期,并購潮、倒閉潮陸續到來。
“當前,國內LED封裝發展面臨四大瓶頸,即產能過剩、利潤攤薄、專利受限以及成本上升。”鴻利光電技術工程部主任李坤錐表示,國內LED封裝行業梯次已基本形成,行業理性的發展時期已經到來,市場淘汰正在加速進行,中小封裝企業生存環境更加艱難。
封裝企業如何在夾縫中求生?李坤錐認為,從宏觀來看,國內封裝行業首先要建立健全行業標準,增強市場競爭力;加速行業人才培養,突破行業寡頭技術壁壘。而從微觀來看,完善自身產業鏈整合、布局特殊照明領域、走資本運營路線都不失為好出路。
“據我所知,2016年包括鴻利光電、國星光電、木林森等封裝大企均有大規模擴產的計劃。擴產意味著規模化生產,不僅量大而且需求穩定,跟配套的供應商有較充分的議價權,還能在制造成本以及管理成本上有所降低。”斯邁得營銷總監張路華表示。
李坤錐提到,鴻利光電的布局主要有三大特點:產業化、規模化及專業化。產業化方面,加速從原材料到成品廠商的資源整合,嚴格控制成本;規模化方面,規模化生產為客戶提供較具競爭力的性價比產品;專業化方面,鴻利光電主攻COB、SMD系列等,而子公司斯邁得光電則主打EMC系列產品,在特定領域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大企業可以通過兼并購,規模化降成本,中小企業該怎么布局?格天光電董事總經理鄭先濤認為,低成本是終端客戶的重要訴求,中小封裝企業可以通過與供應鏈其他企業合作,抱團合作,提供最優化、低成本高品質的方案,或許是中小型企業最好的選擇。
LUMILEDS亞洲區市場總監周學軍曾表示,封裝環節能不能降低成本,對整個企業成本能否降低將起到決定性作用。2016年LED封裝器件價格還會下降,封裝企業要保證市場占有率,必須把提升產品價值放在首位,整合資源優化供應鏈,才是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