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這是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說到“工匠精神”,你首先想到什么?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日本、瑞士的工匠一輩子一個工作,只干一個事業;還有德國企業的專注與嚴謹……
總理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工匠精神”,在昭信LED總經理李澍看來,應該把“工匠精神”放到整句話里面去理解。總理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我們理解為:現在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并且同質化生產嚴重,只有開展個性化定制模式(拓展細分化市場),才能取得突破的出口。
而“柔性化生產”是指通過人員組織、市場運作等方面的改革,使生產系統能對市場需求變化作出快速的適應,這無疑也是總理給企業提出的一個“企業求變”的暗示。
“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又提出了一個從下而上的發展邏輯:有了更多元化的品種,有更高的產品品質,最終品牌才能做起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個性化定制生產,還是提升品質、打造全新的品牌,都需要靠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作家格拉德維爾曾提出“一萬小時天才”的概念: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在昭信,我們用幾十年的積累與沉淀,成就了昭信照明行業解決方案專家的地位,也是用實際行動對“工匠精神”進行詮釋。
雖然“工匠精神”犧牲了時間、犧牲了效率,在“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難以快速獲得利益。今天制造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缺少了“工匠精神”,而很多一流的企業,都是一流的產品開始做起的,沒有工匠精神,不可能成就一流的產品。
昭信LED總經理李澍
昭信LED總經理李澍說:品質是工匠精神的靈魂。昭信立足行業數十年,從產品的根基抓起,不投機取巧,嚴選材料,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不輕易交貨。我們始終堅持著眼大局,執著細節,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因為:只有專業技術上的精準、強大,才能征服人們的心。
一個擁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企業,必然會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濫造,多一些優品精品。在昭信,工匠精神體現的關鍵核心是“人”。昭信人向來低調但不平凡,每一位員工,都身體力行把工匠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并且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