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貼上了“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品意識”等標簽的“工匠精神”看似更多地是在對生產制造型企業提更高要求,然而其最終結果是要由市場一線去反饋、去總結的,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這也是為何本期我們要帶著“作為商家,你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這個話題走向終端商家。
這一次,我們和商家談談“工匠精神”
本期,我們帶著“作為商家,你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這一話題走訪山東、山西、廣西、廣東、遼寧等地共30位商家,并對反饋意見進行簡單歸納總結。希望借此,能夠讓產業鏈上、中、下游更多地理解彼此。想了解商家是如何看待“工匠精神”?一起去看看。
談及“工匠精神”,商家提到最多的詞匯是什么?
質量、專業、精品、品質、
細節、規范、標準、完美、
極致、服務、接地氣……
商家覺得照明行業在“工匠精神”方面表現如何?
談及“工匠精神”,商家多在憤怒什么?
1、照明企業在產品研發上投入不夠、準備不足
2、照明產品“抄襲”、“仿冒”現象屢見不鮮
3、產品高度同質化、市場競爭過于激烈
4、照明企業多存在短視行為、追求眼前利益
……
對于商家來說,“工匠精神”意味著什么?
1、為市場提供更專業的產品
2、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3、為團隊提供更專業的管理
……
談及“工匠精神”,被商家提及過的品牌有哪些?
國際品牌:飛利浦、歐司朗、GE、西門子、施耐德等,其中提及最多的為“飛利浦”。
國內品牌:歐普照明、雷士照明、三雄極光、國星光電、嘉美照明、新特麗、歐曼等,其中提及最多的為“歐普照明”。
企業堅持“工匠精神”真的難以在市場上換取更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