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衛風·淇奧》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描述了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象牙、骨器時仔細認真、反復琢磨的工作態度。儒家借鑒了這一精神,將其作為治學和修身的方法。今年兩會的報告上,“工匠精神”首次在報告中被提及,而初衷和目的,是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一環,其的物質產品必不可少的以極致的品質追求而彰顯其品牌魅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品質的不懈追求,“中國制造”早已不是廉價、低劣的代名詞,然而完全甩掉這兩大帽子亦還任重道遠。尤其對于led顯示屏企業而言,這似乎更是舉步維艱。

眾所周知,此前led顯示屏由于準入門檻比較低、行業標準規范不完善,致使不少資本涌入市場,各種中小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部分部分小型屏企為了追尋利益,常常會忽視產品質量,導致行業產品良莠不齊,甚至引發了眾多不堪的后續問題;行業在這不斷被攪糊的環境中變得混沌不堪,循規蹈矩、致力產品質量的企業苦不堪言卻又無可奈何??上驳氖?,隨著行業的覺醒和消費者理性化需求,行業不少企業在為推動行業標準形成而努力,市場的需求也逐步從以價定產品到以質評產品,可謂是初步進入“品質”時代,這意味著led顯示屏企業產品品質建設和品牌打造將更為重要。
如果詢問消費者買手表哪家好?當然是瑞士的手表,一塊用上幾十年。德國的汽車廣受大家的歡迎,源于德系汽車的穩重、品質第一、安全耐用。曾經買電器很多人都選擇日產系列,只因為質量耐用而安全,遙記得家中那臺18寸的松下彩色電視機,在大火中只損了外殼,內部零件完好無損。

在這,不禁要思考,什么時候也能當問用什么led顯示屏時候,也能讓消費者脫口而出就是中國品牌呢?細細思考,這些制造業能成為國家的長久品牌,應該與對品質的極致追求脫不了關系吧,而這支撐起的制造追求就應該是代代傳承的工匠精神了??v觀國內外,每一個長久不衰的知名企業,其產品或服務,都離不開過硬的質量。所以,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的靈魂,任何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要千方百計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不斷創新和超越,追求更高的目標。一個企業唯有不懈追求,精益求精,方能處于行業領先之列。
用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理查德·桑內特的話說,“工匠精神”就是“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當前,LED市場同質化、價格戰此起彼伏,要想在這惡性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唯有差異化發展,造別人沒有而我獨有的差異化產品。這就需要企業要有創新的發展遠景,用“智造”撐起發展的支柱。創新出新的技術、新的產品,需要企業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去不斷研發、不斷挑戰、不斷突破。而這,恰恰是“工匠精神”最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