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過后,各地的燈具市場逐漸恢復了以往生機,各地商家陸續地開始正式營業。但燈具行業放假較早,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假期,開年之后,很多商家發現店面的部分人員并不能如期到位,在開年的招聘旺季,緊鑼密鼓地招兵買馬。
1、人才招聘狀況大調查
招工熱潮,商家也沒有閑著
在成都市場,春節過后,很多業內春季買好房子準備裝修的客戶,都會在這個時間段過來買燈,而如今店內因缺少導購員,給生意帶來一定的影響。

開春過后,成都八益燈飾廣場內的“華品·美燈館”今年開業得比往年要早。但總經理商國榮卻一籌莫展,因為年前在店里幫忙打點的兩個店員在年前已經離職,今年店里雖然早早就開業,但由于店員不到位,根本做不了生意。
面對熟悉面孔的離去,商國榮不由得表現出了些許傷感,但經營燈具店多年來,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這幾天,他正在籌劃著招聘事項,甚至在偷偷打聽,看能不能把隔壁家的營業員“請”過來。

合適的員工難招
作為首都,北京的外來人口數占比37.9%,相對來說勞動力比較充足,在這里招聘還是比較容易的。但由于消費水平較高,工人的工資以及用人的規范成本也成為了商家頭疼的問題。
北京泰昌燈飾運營總監解飛每年都在為招聘發愁,因為公司目前行政崗位人員的變動最大,新年打算招一些新的行政人員,但一些女員工會因為“結婚”、“生小孩”,事業發展等情況,這些類似問題會使公司額外支出相關的保險以及帶薪產假費用,增加了運營成本。
解飛表示,目前在北京來說,人員還是比較好招聘,但是要有能力的員工,是比較難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