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本邦蔡干強:轉危為機,我自有一套“加減法”
摘要: 在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宏圖巨制下,經濟發展催生出一代代優秀的企業家,蔡干強就在當時創立了華強本邦集團,27年來風雨兼程,但他依然挺立在潮頭,他是時間的勝利者。
在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宏圖巨制下,經濟發展催生出一代代優秀的企業家,蔡干強就在當時創立了華強本邦集團,27年來風雨兼程,但他依然挺立在潮頭,他是時間的勝利者。
在這次聊天中只聽蔡總徐徐道來,風不驚雨不動,卻眾橫捭闔于塊壘之間,大有“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之勢,其擁有的胸懷、肚量、膽識和眼光足以讓人相信“2016年做30億”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已。
廣東華強本邦集團董事長 蔡干強
不忘初心極致而為
如今LED照明市場蛋糕巨大,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達到299億美元,其誘惑力可想而知,很多企業都想進軍LED照明產業。有的赤手空拳,略懂點技術;有的資金雄厚,期望成行業的巨無霸;有的銷售網絡龐大,期望通過品牌優勢占領市場。
蔡干強認為,照明行業未來還將會繼續保持增長,需求點仍很大,品牌會更被看好,而且擁有極大的優勢。一方面要穩固國內市場增長,另外還要把握機會放眼國際去開拓市場。以華強本邦為例,具有五大優勢:一是現成的銷售網絡;二是品牌競爭力;三是客戶認同;四是服務配套的完善;五是制作基礎強大。這將會是最好的競爭力,也是企業發展的有力保障。反之,如果不是品牌,則沒有優勢可言,面臨的問題和競爭也非常大,甚至有可能會被淘汰出局。
做活“加減法”迎戰危機
蔡干強對當前的形勢進行估算,毫不否認2016年存在危機,但如何利用好危機逆流而上,解決最好的方法就是“轉危為機”。蔡總對戰勝危機很有信心,目前已有一套深思熟慮“企業危機加減法”。
蔡總坦言首先要從“加法”做起,眼下最為重要“加法”就是要放眼世界,開拓歐美等國外市場,才能把生意越做越大;
其次必須還得做好“減法”,由以前“重資產”轉向“輕資產”設備投入,做好本身擅長領域以及加大品牌推廣。
蔡干強指出,在危機面前需始終保持清醒,機會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而照明行業的發展才剛開始,前景仍十分廣闊。“有白天就會有黑夜,有黑夜就需要光明,作為企業家需看得更遠,取舍得當。”蔡總如是說道。
2016年力爭實現總產值30億元
行業的洗牌已經來臨,樹立品牌,搶占先機,商海風起云涌,各自笑傲江湖,劍走偏鋒,才能出奇制勝。蔡總分析經營企業的心得體會:企業戰略規劃、產品競爭力和把握好盈利點。他始終相信,照明行業一定還能大有作為,并毫不隱晦的說出了華強本邦的發展目標,2016年將做到30億。首先國內需完成10億,國外完成20億,按照發展規劃今后業務30%將在國內,70%在國外。
對華強本邦集團而言:這一點不是好高騖遠,而是指日可盼。
他認為,國內照明市場未來前景廣闊,但當下難以避免激烈的競爭,品質有待提升,利潤很薄,且顯得十分混亂,嚴重影響和妨礙了發展步伐,哪怕進行巨大的投入也未必會有好效果,因此需采取穩固發展的戰略,把原有渠道深耕好,繼續發揮和完善品牌影響力。而目前國外照明市場對品牌的需求更大,品質要求很高,利潤遠高于國內。如果把國內的渠道模式復制到國外也很容易立竿見影,不過仍需因地制宜做相關調整,不能生搬硬套。蔡干強坦言,華強本邦并不打算在國外設立工廠,生產仍在國內,而國外市場將主推品牌,重在渠道,要從OEM品牌代工邁向自主品牌研發,從而打造出中國照明行業的國際性品牌。
孔子曰:“志行,為也”。只有把動作和行為結合起來,才能干一番大事業。蔡干強是一個擁有夢想的照明人,而他永遠都是一個實干家,相信在他的帶領下華強本邦必將創造更大的輝煌,也能把“正能量”帶給整個照明行業。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