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8日,硅襯底LED成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一顆耀眼的明星。2015年度唯一一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頒發給了這個由南昌大學、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中節能晶和照明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簡稱硅襯底LED)”項目。
硅襯底LED技術從此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這不僅是因為該項目獲得了2015年度的唯一一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該技術打破了多年來以日本公司藍寶石襯底、美國公司碳化硅襯底兩條技術路線壟斷世界LED照明技術市場的局面。硅襯底LED技術的問世,宣告全世界半導體照明技術市場從此進入“三足鼎立”的時代。英雄城南昌,正依托這一技術建立起來的領先優勢,全力推進“南昌光谷”建設。
南昌造出“世界芯”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日本、美國公司先后取得藍寶石襯底LED技術、碳化硅襯底LED技術的突破,以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簡稱LED)為代表的第四代光源應用,標志著人類綠色照明時代的到來。權威機構評估,到2020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的規模。然而由于日美企業壟斷技術,我國LED上游產業直到本世紀初還是一片空白,功率型芯片全部依賴進口,大部分企業沒有核心專利技術及品牌。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不能也不該在全球照明產業轉型升級中袖手旁觀,不能只貢獻市場而不提供智慧。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必須有自己的核“芯”技術。2003年,南昌大學教授江風益正是抱著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技術路線的理念,在一間只有40平方米大小的簡陋實驗室里,開始了“黑暗”中的摸索。歷經數千次的失敗,終于在硅襯底LED技術路線上走出了越來越“光明”的道路:2004年率先在國際上攻克硅襯底氮化鎵基LED材料與器件技術、2005年實驗室出樣品……
實驗室科研攻關取得突破后,省市政府部門、南昌大學科研團隊、晶能光電公司攜手同心,邁開了更加艱苦卓絕的硅襯底LED技術產業化之旅。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牽線搭橋和大力支持下,由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牽頭,聯合淡馬錫、梅菲爾德、永威投資、凱鵬華盈等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設立了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硅襯底LED外延材料與器件的研究與生產。
在政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國家硅基LED工程研究中心落戶晶能光電公司,建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硅基LED實驗、中試、檢測平臺。隨后,硅襯底LED技術2007年取得中試成功,2009年成功實現量產……
為做全半導體照明產業鏈,我市引導晶能光電向下游孵化了以路燈和隧道燈等大功率產品生產為主業的晶和照明公司。隨后,又孵化了一家從事大功率封裝的晶瑞光電公司,從而構建了由12家企業組成的集上游研發、中游封裝、下游應用于一體的全世界首條硅襯底LED全產業鏈。
“南昌光谷”耀世而出
一塊小芯片,點亮了世界LED照明市場的新天地;一條產業鏈,連接了中國產業升級的大未來。立足硅襯底LED建立起來的強大技術優勢,江西省、南昌市乘勢而上,全面規劃發展LED產業,致力打造“南昌光谷”。
去年12月17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打造南昌光谷、建設江西LED產業基地的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我省將依托硅襯底LED原創技術領先優勢及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抓住LED產業加快成長的重要機遇,實施硅襯底和藍寶石襯底技術“雙輪驅動、硅基優先”戰略,把南昌打造成全國的LED光谷,形成和強化產業規模優勢、產業體系優勢、產業技術優勢。
為推動“南昌光谷”建設,南昌將按照“雙輪驅動、招扶并舉”的思路,同時采用硅襯底技術路線和藍寶石襯底、碳化硅襯底技術路線,在招商引進封裝、應用企業的基礎上,扶持晶能光電、晶瑞光電、中節能晶和照明等本土硅襯底技術企業發展升級,壯大“外延、芯片、封裝、應用”全產業鏈,帶動全省LED產業發展,走出一條更寬廣的以“南昌芯”建“南昌光谷”的興市強國路。
記者了解到,根據規劃,“南昌光谷”將重點發展LED產業、光電顯示和移動通訊終端產業、光伏產業和光電子器件產業,并配套建設LED技術研發中心、檢驗檢測和認證中心、人才培養中心、交易應用中心等全產業體系,形成以臨空經濟區為集聚區,高新區、經開區為核心區,青山湖區、南昌縣、進賢縣為拓展區,梯次分布、輻射到全省乃至全國的區域布局,力爭到2020年,南昌光電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其中LED產業超過500億元,打造在國內甚至國際擁有較大區域影響力的光電產業聚集地,全國LED的研發、生產和出口高地。
企業在努力,政府在謀劃。規劃建設“南昌光谷”,既凸顯了一座城市轉型升級的壯志,更承載了一個產業勇闖世界的雄心。“南昌光谷”規劃建設至今,已經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方興未艾的南昌光電產業,正不斷強壯筋骨、張開羽翼,向著千億美元規模的世界LED市場,加速前進。
為做大做強LED產業,打造“南昌光谷”,南昌創新“輕資產”招商模式,大規模建設了標準廠房、鄰里中心、職工倒班房等,讓企業拎包即可入駐,裝機便能生產,從而壓縮花費在非生產性建設上的投入和時間,將人財物更多地用于研發、生產和營銷的主業中去,快馬揚鞭,提高項目凈資產回報率。
同時,為吸引國內外優質創業資本、重大重點項目向南昌市重點產業集聚,我市設立了南昌市重點產業投資引導資金,目前資金規模達24。2億元。按照“政府主導推動、財政資金撬動、擇優遴選項目、事前引導激勵、適當風險投入、資金滾動使用”的原則,我市以引導資金為母基金,先后與金沙江創投、上海聯升資本、浦發銀行等投資和金融機構合作設立了洪城資本、聯昌基金、博看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等多個子基金,基金總規模超過50億元,通過采取股權投資和股權質押的方式,撬動項目投資200多億元,扶持和吸引了歐菲光、鴻利光電、深圳兆馳、依偎科技、恒動電池等一批重大優良產業項目落戶。
作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和國家“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城市,南昌在LED產業發展方面,是極少數具備了外延爐制造、MO源、外延片、芯片制造、芯片封裝、顯示屏、照明產品全產業鏈的城市。隨著兆馳光電、宏瑞光電、鴻利光電、瑞豐光電、申安投資集團等眾多知名LED企業落戶南昌,我市LED產業具備了更多新引擎。在光電顯示方面,高新區以聯創電子、正星光電、歐菲光電、聯思觸控、業際光電等為代表的觸摸屏產業正不斷壯大,南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觸摸屏生產基地;南昌經開區以南昌歐菲光產業園、智慧海派公司為代表,逐步形成以手機及觸控系統、高清微攝像系統、生物識別技術為核心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