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長興通往太湖邊的發展大道上,一輛工程車伸長搖臂,施工人員在十幾米的高處給路燈更換燈泡。“換上這種LED路燈,納入智能管理控制系統。路燈比以前更亮,還會隨日落而亮。”施工員介紹說。
長興縣城區原來所使用的燈具多為耗電量較大的傳統鈉燈,每年在道路照明方面損耗巨大,耗能亟需“瘦身”。倒逼之下,要對主城區及城區周邊道路近2萬盞燈全部更新換代,決心大,所需的財政支持也不是小數目。“原來用的路燈好好的,不少大城市用的跟我們小縣城都一樣,何必要花這功夫?”改造初,不乏如此聲音。
今年是智能LED路燈改造后節能效益體現的第一年,“終于可以用事實回答這個問題。”縣路燈管理處主任余筱敏說。以長興錦繡路用電量為例,180W LED路燈替換400W高壓鈉燈,整條路更換LED路燈84盞,去年1月份經實際測算用電量為26383度,而今年1月份的用電量為11364度,節電率達57%。“改得值!按照長興城市道路照明每天亮燈11個小時、每度電0.947元計算,可節約用電約1400多萬度,節省電費約1300多萬元。”余筱敏表示,“且LED燈的使用壽命比鈉燈、汞燈要長一倍,亮度顯色指數卻比原來要高四分之一。”同時,縣紀委派駐第七紀檢組組長傅福喜說,他們對LED路燈改造項目的招標、建設全過程實施了監督,保障了項目的圓滿實施。
換上智能大腦的路燈,能按照長興的日落、日出時間調整開關燈時間,深夜和夏季用電高峰,還可從全亮狀態調整為單側亮燈……遇上陰雨天,需要提早亮燈時,工作人員只需在手機上點幾下,就能隨時隨刻進行調整,不用跑去一條街一條街開燈。目前,長興縣路燈智能化控制管理已覆蓋城區47條路段,覆蓋率達到90%,到今年年底將實現全覆蓋。
長興是浙江省第一個城市道路路燈LED改造全部完成的縣城,綠色照明點亮了長興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