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期臺灣晶電高調調價后,8月25日大陸LED龍頭宣布調漲中小尺寸芯片價格10%,隨后,木林森、國星光電等RGB燈珠也有相應提價,受此提振,近期LED板塊大漲。
多因素推動LED漲價行情
3月份木林森、晶臺等封裝企業曾經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上調,到5月份晶電在減產25%的情況下,價格上漲15%。盡管三安光電也有部分產品小幅漲價,但整體表現相對有限。
8月,三安等芯片企業價格都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三安光電中小尺寸產品價格上浮10%,華燦光電也對利潤較低的產品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木林森、國星光電等對顯示屏用RGB燈珠進行提價,漲幅均在5%左右。
下游需求是漲價成功的關鍵
一方面LED小間距市場需求旺盛,單位面積對LED燈珠需求快速提升,其次,海外照明滲透率快速提升,以及國家16年10月1日禁止進口和銷售15W及以上白熾燈,再次,特種LED應用興起,包括紅、紫外光,汽車照明等等,最后,行業季節性旺季也為當前漲價奠定了基礎。
成本提升是漲價最直接誘因
前期經過激烈競爭年初材料均達到谷底正反彈,包括“襯底較6月提升30%以上,黃金較年初提升27%以上”,還有人工成本上升等。
▲金價出現明顯提升
行業競爭結構改善是漲價基石
LED產業過去幾年競爭激烈,行業去產能顯著,上半年晶電本身也曾減產來提振價格,行業龍頭集中度顯著提升。據產業鏈調研了解,后續行業漲價周期還有望持續。
中國企業占比從2009年的5%上升到了2015年的25%。經過2015年大幅調整,2016年價格壓力趨緩,價格下降幅度在15-20個百分點左右,明顯好于去年,處于正常水平。
小間距LED需求旺盛,RGB產品引領漲價
顯示屏應用占LED整體應用12%份額
LED市場應用包括通用照明、背光、景觀照明、顯示屏、信號及顯示,汽車照明等,其中通用照明45%的份額依然是最大的應用市場,顯示屏約占12%,呈現快速成長的態勢。
▲LED下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