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通過光質與光量的調整,可以改善蔬菜的營養與口感,植物工廠的蔬菜是全球范圍內安全度最高的蔬菜。
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主任楊其長團隊曾委托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對植物工廠產出的生菜、油麥菜、小油菜等多種蔬菜產品作過檢測。結果顯示,蔬菜中無任何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超過綠色食品標準。
不過,楊其長也坦承,植物工廠雖然在技術上能最大程度減少外界環境污染對于農作物生長的負面影響,但不代表其能完全杜絕所有污染,“只是相對現有的田地種植和大棚種植更安全、無污染。”
日本是擁有全世界最多植物工廠的國家,也是全世界植物工廠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古在豐樹指出,原因之一是日本民眾喜歡無農藥殘留和清潔的蔬菜,而植物工廠的產品細菌附著量通常低于300CFU/g,是用自來水清洗之后的田間蔬菜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2015年底,在北京現代soho城開了一家植物工廠,2016年春節工廠生產的生菜就已在部分超市實驗性售賣的袁諒認為,“在民眾食品安全意識越來越高的前提下,植物工廠的產品肯定會受到青睞。”能夠依靠人工環境產出安全、無污染的農產品正是袁諒看好植物工廠的最主要原因,“這是植物工廠區別于普通種植、大棚種植的最顯著特征,也是植物工廠在未來市場站穩腳跟的撒手锏。”
他指出,目前國內的農產品分為無公害、綠色、有機三個等級,其中有機是最高等級,而植物工廠產出的農作物被認為在品質上與有機標準相差無幾,甚至比有機食品更高。
“成為普通消費者的選擇應是整個行業努力的方向”
相比普通生菜平均每千克4.8元的售價,袁諒售賣的生菜單棵售價高達40元,是前者的至少15倍,“平均每天能賣出20棵左右。”他告訴記者,盡管這次售賣持續時間不長,但給了他們很大信心。
但包括姚旭在內的更多人則認為,如此高價的菜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并不容易接受,“蔬菜畢竟是個日常消費品,有機蔬菜就是個例子,雖說質量高,但價格也高,真正會買的人還是少數,更何況是植物工廠的菜。”
楊其長也贊同這一點:“在植物工廠這一概念還不被普通消費者熟知的情況下,就想讓他們接受如此高價的產品確實很難。”
他指出,日本70%的人知道甚至買過植物工廠的菜,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可能還不到1%。
“這就需要一個市場培育的過程,如果民眾了解并且認可植物工廠的模式,那其產品自然就會得到認可。”不過,楊其長也說,即便未來民眾對這一模式的認識達到一定程度,植物工廠產出的菜也不會是普通消費者的首選,“只能是小部分人群的消費品。”
相比之下,日本植物工廠流行的原因正是其擁有的價格優勢。
因為農業人口減少以及自然災害的多發,日本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以日本民眾常吃的生菜為例,自然狀態中栽培的生菜價格約為每千克300~600日元(相當于人民幣約20~39元),但植物工廠的生菜價格只高約50%左右。
“考慮到植物工廠產品更高的品質,50%的價差是完全能被普通消費者接受的。”袁諒說,只要植物工廠的成本能夠降下來,產品價格就能相應降低,那就有可能成為普通消費者的選擇,“這應該是整個行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