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說一下自己的從業經歷,我2012年年底入的行,最開始是在蘇州昆山的一家飛利浦經銷商下面謀職,那時候還是飛利浦聲勢最盛的時候,也是節能燈、金鹵燈大行其道的時候(目前看來也是最后的輝煌了),LED開始萌發(那時候價格貴,大多以EMC的形式來做項目)。
然后2013年年初公司的重心全部開始轉到LED上來,最開始代理的就是特優仕,13年主要做渠道。但是渠道做了一年都沒做起來,雖然那時候特優仕的一支T8燈管才38元,但是市場上已經有木林森,華強,佛照幾家在做十多塊的LED燈管了,所以那時候做的也很痛苦的,基本上沒什么利潤可言。
所以,在14年年初的時候,我建議公司調整一下思路,還是做項目為主,而且集中力量去做一個專業的領域。我們公司就是做工業照明起家的,大家都知道,昆山是連續六年的全國第一縣,工業發達,而且昆山機電安裝公司眾多(大大小小3000多家)。
所以,14年前大家都在做工業照明,這也導致了競爭激烈,再加上14年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人力成本上升,工業項目不怎么好拿地了等),工業照明這一塊不那么好做了,好多機電安裝公司支撐不下去的,跑路的(機電安裝公司很多臺灣人開的),我們就決定放棄工業照明這個領域。
我不知道大家對于12年到14年這個節點的感覺如何。那么做什么呢?——商超照明(不是去超市鋪貨)!當時做商超主要基于兩點——超市好拿錢,不怕他跑路。最開始不知道怎么做超市,也和大多數同行一樣,扛著一支T8,一個T5去挨家挨戶推銷。
做了兩個多月下來,總結了一下。業主大部分喜歡問這幾個問題:你燈管多少瓦的?為什么人家18瓦的燈管比你的便宜?你能比人家便宜嗎?雖然也做了幾個超市,但是還是和以前一樣,賺不到錢啊,18W一支的燈管,能賣30多(賺個四五塊)算不錯了。有時候只能賣10多塊一支(我也不知道當時為什么要做),這個很痛苦了。
怎么辦!我就一家一家去觀察,去看超市是怎么做生意的。超市怎么做生意,賣東西啊,怎么賣東西,哪些東西好賣(為什么好賣),哪些東西不好賣(為什么不好賣),分析了個遍,然后就是找能幫助其賣東西的照明解決方案了。
后面又找到一家專業做商超照明的廠家和我配合,剩下半年時間了,就做了兩個單子,一個70萬,一個30萬,利潤也很好。然后告訴大家一個區別,以前一支燈管我賣30多,后面我一支燈管都是100塊以上。
然后,在這家公司做完15年(15年我做了500萬,百分之八十都是現款生意,年底沒有欠賬),因為那時候大家都在打價格戰,賺錢真的蠻難的,永遠都會有比你更便宜的東西出來。但是我分析超市,并不是什么燈好不好賣哦。而是分析他超市本身的產品哪些好賣,哪些不好賣,然后通過燈光去讓不好賣的也變得好賣。
舉個例子,大家去超市有沒有發現,哪里的貨架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為什么不起眼,那些地方通常沒有燈光,人是有趨光性的,本身靠墻那一排就不起眼了,還沒有燈光,就更加不會有人去了。
所以,我當時就做了一款洗墻燈,其實那款燈很簡單了,就是黑板燈改造過來的,專門打靠墻那一排貨架。咦,經過超市的統計,那一排的銷量真的增加了。那款洗墻燈我能賣300多一套,正常的超市的線槽也就200多一套。
首先在華潤萬家和大潤發用,超市老板有個習性,就喜歡去看華潤萬家和大潤發,他們兩家怎么做,那些老板就怎么做。然后各位,這個是我以前的工程經驗,主要是鋪墊后面的內容的,大家如果對這一塊感興趣的后面可以私底下問我。
另外,我當時給業主方做采購合同的時候,并沒有用黑板燈這個品名,而是用的連續性可調角度專業洗墻燈。照明行業的過去、現在、可預期的未來。過去我們現在更多稱為傳統照明,像熒光燈,金鹵燈等,更多是燈具+光源,這個時代的產品很同質化,更多喜歡通過渠道去做生意。
現在則是LED照明時代,LED燈光的特性(可控性),注定了這個行業會有更多的細分市場(目前發展方向也是如此)。未來則是智慧照明,目前市面上雖然智慧照明的概念隨處可見,但基本上都是些偽概念,目前這個階段叫智能照明更實際一些。這些專業的分析我不多做闡述,重點說說現在LED照明。
那天,長青和我說,有朋友要求普及一下LED照明的知識。我覺得大家碰到的問題和我以前做項目的時候碰到的一樣啦,就是低價競爭,好產品在手又不知道怎么去賣!
之前有說過LED照明會更加細分,那這么個細分法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說到照明,現在可以分為商業照明,家居照明,工業照明,道路照明,博物館照明,體育照明等,然后把商業照明拎出來,又可以細分為百貨商店,超市,專賣店,餐飲店,花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