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光”點:網購征稅,構建公平網絡交易平臺的開始
12月19日,《電子商務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這是我國第一部針對電商制定的專門法律。這意味著,電商的法制化,規范化正逐步被提上議事日程。
剛過去的2016年,電商行業可謂起起伏伏,尤其是照明行業的電商,經歷了熱捧到質疑的大起大落之后,照明行業也開始逐漸以理性的態度去對待電商。
網購從最早起步之際就著眼于實惠,圖的就是比線下便宜,發展至今,這一理念可以說依然是主流。征稅一方面可以抑制刷單現象繼續蔓延,畢竟一旦征稅,刷單成本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征稅也可能讓消費者面臨網購成本提高的問題,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肯定會把征稅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一旦真正征稅,電商品牌將會與線下品牌一樣,除了比知名度,還得比成交規模,龐大的交易數量,將會更有利于商家分攤上升的成本。
阿拉丁“光”點:紛爭結束 雷士的下一步早該謀劃
雷士的股權紛爭成為國內民營企業成長與教訓的寫照,從國內照明第一品牌到如今豪強林立環伺周圍的境地值得每個企業警醒,從股權的爭奪到管理的動蕩,再到工廠生產的停滯,每一次的“花邊新聞”無一不是對雷士品牌的重重傷害。
此次判決的生效無疑將持續不斷的紛爭劃上句號,但雷士品牌的重建卻任重道遠。國內LED產品的創新力和盈利能力持續減弱,作為雷士來講,品牌的再塑造顯得尤為迫切,細分領域、高端領域等高毛利市場皆被占據殆盡,打磨自身的產品、找準自己的定位顯得也越來越重要。
【今日焦點】陽光照明實施“機器換人”戰略 將開啟LED生產自動化時代
阿拉丁“光”點:LED自動化生產再進一步
近日,陽光照明宣布引進一條條全自動生產設備,在在員工人數不變的情況下,實現產值和產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資料顯示,在國內的LED照明生產中,引入全自動生產線的企業本就不多,僅限于木林森、歐普照明、立達信、陽光照明、得邦等十多家知名LED照明企業,且引入的數量還相當有限。
最近一段時間,包括天寶光電、陽光照明、亞明照明等均宣布引進自動化生產線。其中,天寶電子投資過億元人民幣進行生產自動化技術改造。德豪潤達及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曾說過,“現在,高品質、高效率的照明全自動生產線約400萬元/條,而人機混合線約150萬元/條。就國內市場而言,20%企業會選用全自動生產線,另外80%的企業會采用人機混合線。”強者恒強,大者恒大反應在生產上,是規模效應。隨著小企業淘汰,大企業整并,生產自動化的春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