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本土照明制造業并不發達,卻有著為數不少從事照明控制的廠商,同時,國內照明市場企業開發度較低,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日本本土照明制造業高度發達,產業鏈配套完善,制造工藝先進,是全球 LED 照明普及率最高的發達國家之一。
而印度,通常被稱為開掛的民族,因為他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常常超出正常邏輯思維,這么一個神奇國度,照明市場是否也會突破常規,帶給我們一些不一樣的思考呢?一起跟隨溫其東老師來探秘印度照明市場吧。
一、國家概況
印度國土面積為 298 萬平方公里,為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人口約 13.3 億人(2016年),僅次于中國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人口密度較大,自然資源相對匱乏,農業為主,近年來服務業發展較快。印度是金磚五國之一,也是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為全球第 8 大經濟體。
二、當地照明產業
印度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相比,具有較大規模的照明產品生產能力,但大量存在的是照明產品來料組裝企業(半散件組裝 SKD 和全散件組裝 CKD),主因在于其不具備完整產業鏈配套能力,大量的照明產業原材料、元器件和半成品仍要依賴進口,中國則是最主要的來源。
1、照明產品生產情況
從表中可以看出,近年來印度整個照明產業是以較快速度增長,白熾燈類產品基本穩定,熒光燈類產品穩步成長,LED 照明產品則方興未艾。而到了 2015 年,傳統照明產品無論從金額還是從數量上都出現負增長,同時 LED 照明產品依舊維持了一定的增速,并已經達到整個照明產業的28%。(注:Rs.Crores=千萬盧比,1盧比≈0.1軟妹幣)
2、主要廠商
大廠分布筆者總結為“雙城記+群雄逐鹿”。
首先看大德里首都圈,Surya Roshni、HPL、Harmilap Roshni 等公司位于新德里,而歐普和木林森印度總部也設于此地;處于德里東南方向的高新區 Noida 則匯聚了 Havells、Halonix、Eon 和剛接下飛利浦大單的 Dxion 等大廠;而 Philips 和 Ledvance 雙雄將印度公司設在了德里西南新城 Gurgaon。
再看大孟買經濟圈,本土名企 Bajaj、Orient、Crompton Greaves 均在此地,被 Panasonic 收購的 Anchor 則位于其衛星城 Thane。
這些大公司的生產基地則多分布在周邊各邦。諸如 Noida、Pune、Faridabad、Vadodara、Baddi、Haridwar、Mohali、Jabli和Sahibabad 等地。
三、當地照明市場特點
1、應用情況
據筆者觀察了解,印度的室內公共場所仍以熒光燈為主,部分地區由于電壓不穩,白熾燈用量可觀。緊湊型熒光燈中 90% 以上為雙 U 和 3U 產品;值得一提的是,蓮花形節能燈在印度人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這是由于蓮花是印度的國花,且在印度教、錫克教和巴哈教中均有吉祥之意。
五星級酒店、餐廳和博物館中白熾燈和鹵鎢燈使用比較普及,但在一些新建公共設施中,已有相當數量的 LED 球泡、筒燈和洗墻燈的應用。
室外照明方面,雖然已在一些二級公路上應用 LED 路燈,但高壓鈉燈和金鹵燈還是占主流。在德里和孟買等大城市的一些路段,在同一根燈桿上,主路側多使用的是高壓鈉燈,不過光衰較重,并有繁茂樹葉遮擋,感官上比較昏暗,輔路側使用的則是小瓦數金鹵燈。
總體上應該說其 LED 照明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
2、潛力較大
印度的照明耗電量約占整個國家耗電量的 18%,印度政府希望通過推廣 LED 照明產品,至2020年時將照明耗電量降至 13%。作為金磚國家,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也隨之加大,加之其擁有超過 13 億的龐大人口,照明市場也將會以較快速度增長,深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