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新供應鏈模式帶來的行業和市場機會。傳統行業的銷售模式基本屬于B2B2C模式,但根據大數據而催生的F2C或C2F的柔性定制模式已經成為公認的新趨勢,紅嶺、海爾、美的等大企業在這些方面都做了較早的探索,并取得了領先的優勢。

那么,在未來人們生活更加推崇個性化、定制化時代,照明應用是否也會出現F2C或C2F的新供應鏈模式先行者或領軍企業?這個肯定會有,而且我們所知已經有照明企業正在推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四,照明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中的融合。歐普與華為、飛利浦與小米、飛利浦與中國移動、雷士與中科院云計算中心等之間的跨界聯合,傳達了一種新信號。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歐普照明董事長王耀海
除此之外,智慧城市和智慧路燈的概念也是如火如荼。我們關注的是,誰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趨勢下搶先打開規?;瘧弥T,誰就會占領未來照明市場的先機。
第五,照明產品的電子化趨勢。LED的出現讓照明產品更趨于電子化,而電子化就意味著電子信息科技、電子技術和應用的接入,讓照明產品的創新充滿無限想象的空間。比如光與建筑、光與藝術、光與空間、光與人等之間的交互就變得更具想象力,超越一般照明的概念和范疇。照明電子化趨勢催生的應用市場或能產生較大的機遇。
結語
從白熾燈到熒光燈及鹵素燈的迭代,這個世界整整用了近百年;到從傳統照明邁向普及性的LED照明,卻只用了十余年的時光,這就是新技術的力量!
未來,我們期待更新、更強和更多元化的照明技術、產品和應用方式的出現,為人類創造更健康、更具效能、更節能環保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