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 模:千家企業,分食60億美元蛋糕
據行業人士預測:目前國內和國際風扇燈市場每年已突破60億美元的市場容量,隨著風扇燈技術的革新,生產成本的進一步探底和風格式樣的不斷延伸,三年左右的時間內還將有30%-50%以上的增長空間。樂觀分析未來的五到十年,仍將是風扇燈產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
風扇燈可搭配不同的場景
有資深人士透露:截止到2017年年中,保守估計,已存活了600家以上的風扇燈廠家。有人則認為早已突破1000家以上。經工商登記注冊的約占估算的3成。
強靜風扇燈負責人王育強向記者提供了一組數字:橫欄現有300多家風扇燈廠家中,正規工商注冊的僅有100家,通過3C認證的才18家。古鎮周邊年出貨量10萬臺以上的廠家約40家,月出貨量5萬臺以上的屈指可數,年出貨量5萬臺以下的工廠成為產銷大軍。
結 構:兩路對決,平分秋色
經過十余年的推進與發展,時至今日,風扇燈產業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業態。歐普、雷士、三雄極光、陽光照明等一線品牌挾帶雄厚的資金實力、產品實力、渠道實力、品牌實力,搶占分羹風扇燈市場,風扇燈的市場前景被無限地放大。

照明與風扇的結合
尤其是2010年隱形風扇燈的異軍突起,銷量扶搖直上,一舉蓋過直葉扇風頭。最近幾年,負離子、智能、變頻技術的植入與推波助瀾更是將風扇燈炒得超常火熱。風扇燈以其獨有的裝飾、降溫、節能、照明等功效引起大眾的關注,一路高歌進入千家萬戶。
風扇燈的大賣直接擠壓了餐吊燈和客房燈市場,挾裹光環異常幸運地避開了淡旺季怪圈。羽豪的陽志威向記者證實:羽豪公司的風扇燈產銷形勢即是如此,淡旺季出貨量基本持平,季節性不強。

可變換燈光的風扇燈
發展至今,風扇燈品類衍生出兩大支流。一類為低價類,以低廉價格取勝市場,質量差強人意;一類為中高檔次產品,質量相對有所保證,企業成規模,有較強的品牌意識和品牌效應,如永怡御風、羽豪、扇王及強靜、科伯實、佳程等,或其他一線照明品牌。兩者市場定位明確,前者主打低端市場,后者面向中高端消費人群。
低端類產品的銷量約占風扇燈市場的60%以上,中高端類產品則通過產品的日趨完善、渠道的厚積薄發和品牌的日趨凸顯,瓜分剩余的40%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