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5年推出的商用的紅色LED,價格大約是45美元。但是早期的LED發光效率很低,只是能發光而已,還不如同時期的白熾燈泡,每瓦的發光只有0.1流明,而當時白熾燈的水平是每瓦15流明。
GeorgeCraford發明了黃色LED
到了1972年,何倫亞克的學生喬治克拉夫德才發明了黃色光的LED,并且改進了二極管的發光效率。1976年T.P.Pearsall發明了適合光纖傳輸的特殊發光二極管,具有高亮度、高效率的特性。
關鍵的藍光二極管
紅色和綠色二極管都很快的發現,但是要組成白光,作為三原色,藍光二極管的發現一只困難重重。傳統的磷砷化鎵之類的方法無法實現。
1968年的Marusaka
最早的實驗室里的藍色光LED
早期的藍光LED專利
1972年,斯坦福大學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生HerbMaruska和WallyRhines使用鎂摻雜氮化鎵制造出的第一個藍紫色LED。當時,Maruska在RCA實驗室休假時與JacquesPankove進行了有關工作。在1971年,Maruska離開RCA去斯坦福大學后的一年,他的RCA同事Pankove和EdMiller展示了鋅摻雜氮化鎵的第一個藍色電致發光設備,隨后的Pankove和Miller推出一連串成果,制造出第一個實際的氮化鎵發光二極管發射綠色光。1974年,美國專利局授予Maruska,Rhines和Stanford教授DavidStevenson1972年的專利(美國專利US3819974A),今天,氮化鎵的鎂摻雜仍然是所有商業藍色LED和激光二極管的基礎。在20世紀70年代初,這些器件對于實際使用來說太暗,并且對氮化鎵器件的研究放緩。1989年8月,Cree推出了基于間接帶隙半導體碳化硅(SiC)的首款商用藍色LED。Cree的碳化硅LED具有非常低的效率,不超過約0.03%,但是在可見光光譜的藍色部分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