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衛星圖像顯示冠狀病毒對中國廢氣排放有影響
西班牙本月10天與去年3月日均二氧化氮排放量變化圖,圖源:哥白尼哨兵數據中心版權所有(2019-2020),歐洲航天局荷蘭氣象局
為減緩冠狀疫情的傳播,各國停工停業,近地軌道衛星觀測到地球家園正發生巨大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衛星觀測到廢氣排放量正減少,夜間燈光強度正逐漸減弱,這是因為人們遵從命令呆在家中并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這些舉措不但有效對減緩了新冠病毒人傳人,也減少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
新冠病毒傳播如此迅速,以至于衛星很快就觀測到它對多個大洲的影響。就比如中國武漢,疫情在新年期間爆發,第一例疫情致死報告是在一月中旬;之后國家對該城市實施隔離。地
對比該區一月中旬和二月初的衛星圖可以發現,隔離產生了效果。尤其圖片顯示,隨著人員和商品的流通受隔離影響大大減少,道路燈光有所減少。(請將顯示器調至最高亮度以更好的對比兩張圖之間的差別)
這些光為觀察人類居住環境提供了不同視角,”“黑色大理石”(“Black Marble”)研究團隊首席研究員米格爾羅曼(Miguel Román)在一次NASA聲明中說道,“通過這些圖片,我們不但能看到這些路的位置,還能看到這些路是否被使用,何時?我們可以觀察到人類的活動。”
衛星觀測結果顯示,中國的防疫措施使其上層大氣發生了改變。近期的一系列測量數據表明,自防疫措施開展以來,武漢與北京對流層的一氧化碳水平已經下降了10%。
路是相同的,而人類活動正在因公共衛生檢測發生改變。同樣,歐洲和美國都用衛星來檢測輻射尤其是二氧化氮的輻射變化。適合做這些觀測的一顆衛星,隸屬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項目,叫哥白尼哨兵-5P(Copernicus Sentinel-5P),它可以收集二氧化氮輻射及其他關乎大氣和人類健康的化合物的數據。盡管大氣狀況會隨天氣改變,但是一兩個星期的平均測量結果可以忽略這些影響,為科學家們評估輻射變化提供一個準確的考量。
法國上空本月10天二氧化氮輻射與2019年三月平均值對比。
意大利上空本月10天二氧化氮輻射與2019年三月平均值對比。
“相比其它大氣衛星項目,哥白尼哨兵-5P項目擁有高空間分辨率和精準觀測大氣軌跡的能力,這使得它能夠在太空開展這些特殊的二氧化氮聚集度測量,“歐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5P項目經理克勞斯澤納(Claus Zehner)在一個聲明中說道。盡管歐洲航天局的關注點是歐洲成員國上空的衛星數據,但是這顆衛星也觀測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并且觀測數據是公開的。
國際參考媒體收集了該衛星的每月快照,并將它們編譯為交互式地圖。通過它,你可以對比所選冠狀病毒的傳播地區的二氧化氮輻射情況。
相關知識
根據對航天器的定義,衛星是有目的的放置于軌道的物體。為了跟天然衛星,如月球區分開來,它們被稱為人造地球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衛星1號。自那之后,全球40多個國家共發射了約8900枚衛星。據2018年的數據估計,有大概5000枚衛星在軌道運行。其中約1900枚處于工作狀態,剩下的則完成了它們的使命,成為了太空垃圾。約63%的衛星處于近地軌道,6%位于中部地球軌道(2萬公里高),29%位于靜止軌道(3.6萬公里高),剩下的2%則位于橢圓軌道。一些大型空間站在部分軌道上組建。超過12臺太空探測器被放置在其他天體軌道上,成為它們的人造衛星,這樣的天體有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一些小行星、彗星和太陽。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Meghan Bartels-Exp,Stella 涂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