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一醫院松江新院候診大廳室內照明設計理念
上傳人:admin 上傳時間: 2007-08-14 瀏覽次數: 379 |
一、理 念
一個成熟的醫護人員,應該給人一種專業與權威的外觀,而內在卻是充滿親和力、溫馨與內涵的醫者,使他的患者產生信賴感。同樣,一座醫院就像是醫生的放大,必須在充滿專業、權威、科技的建筑形體基礎上,使就診者充滿信賴感。
建筑外觀的設計,已充分表達了這一形象,而室內環境則應該表達親和性與溫馨感,如同家一樣溫暖,減低就醫的恐懼感,提供病患精神安慰,增強其精神免疫力,能夠迅速恢復健康。
因此,我們提出了醫院可以像藝術中心的設計主題,意欲借助藝術軟裝飾陳設及材質呼應,使較冰冷的醫院空間產生親和力和溫馨感。并將生命、躍動、希望通過設計手法引入室內空間,讓進入這一空間的人,感受著撲面而來的勃勃生機。
二、手 法
用簡潔的造型語言,表達豐富的文化內涵。簡潔不等于簡單,簡潔就是用最少的語言來表達更多的內涵,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復雜,簡潔的設計不是側重于造型元素的的復雜,而是更注重于用組織的方法來呈現一種風格,用合乎醫院功能的最簡潔的流線來形成組織空間,用最簡潔的材質組合來實現視覺的豐富。
在項目設計時,大尺度的空間組織,遵循簡潔有效的原則,各種造型元素和光線的細膩營造,便捷的標識系統及停頓空間和流動空間的合理穿插,構筑了一個和諧、有序、同時不失空間造型有趣味的人性化場所。
三、分 區
160m診長廊。現有空間為一超尺度的巨型空間,患者進入時易產生迷失感而顯得無助。設計在大門主入口與南北長廊交接處,設一以生命為主題的大型雕塑,此一區域亦正是候診長廊的中心位置,藉此雕塑來產生中心之方向感與生命之希望,同時也為長廊入口和南北通道塑造一端景。
整個160m 長廊以大型雕塑、島型服務臺與上下垂直服務動線樓梯,劃分為幾個區域空間,形成大空間中的小空間,產生較為人性的空間尺度和空間層次。四層門診樓墻面以中性較深色系為底色形成背景,材料的處理手法近似外墻,隱喻將室外引入之意像;各層挑廊以玻璃欄桿虛化,造成一較輕的帶狀線條,而于左右兩處垂直動線樓梯斷開。
左右兩座垂直玻璃半虛體,一座名為躍動,一座名為希望,加上中央以生命為主題的藝術雕塑,將160m長候診長廊分為四個區域空間,每一空間以島型服務臺作次分割,既滿足了空間的功能需求,又豐富了整個大堂的空間層次。兩座垂直半虛體增強了空間的導向性和標識性。
兩處垂直動線樓梯覆以U型絲網印刷玻璃,印刷內容賦予其躍動和希望的主題。玻璃表面的印刷產生一半透的實體,在虛空間中嵌入一半透的實體,藉以打斷各層長條玻璃扶手欄桿的單調;同時又能若隱若現遮擋后面三個型體方向各異的樓梯,起到統一視覺焦點的作用。垂直的線條,輔以地埋燈向上打的豎向光束,充分表達了垂直動線的意像,起到強烈的導向作用。
南北通道。這是連接160m長廊與主樓群的交通要道,考慮到醫院空間的心理要素,我們在通道中段的玻璃金字塔天窗處,設計了一個停頓與緩沖區域,該空間呈開放狀態,引入植栽綠化,與玻璃天窗上安置的長條管型百頁之間產生光與影的生動穿插,形成令人松弛舒緩的氛圍,再安置幾張休憩座椅,為過往人流提供駐腳歇息的空間。
走廊兩側墻面以玻璃內夾百頁形式將自然光源引入兩側辦公、行政空間。地坪以干脆簡練的橫向線條分割來消除走道冗長的感覺。
四、色 彩
大自然最和諧的色彩搭配,最美妙的光影交替,成為本案五大基本色系的取色原則。
1.溫馨的米色,如若漫步沙灘,輕松又和諧;
2.躍動的木色,豐滿視覺形象,體現華貴的氣質;
3.樹木的綠色,體貼心的渴望,呼應生命主題;
4.雅致的銀灰色,安靜病患者的心情,彰顯現代技術的美感,提升效率感;
5.樸實的暖白色,接納天光,平衡室內色彩,猶如一個護士,承上啟下。
五、光 照
現有技術規范對醫療照明照度值的定義已不適應目前要求。根據實踐和調查的結果,下表所設定的照度值,基本達到現代醫療環境需求。
公共大廳或建筑中庭的照明,以熒光燈為主,考慮維修方便,燈光柔和,均勻照亮大廳空間。公共走道及安全出口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標志燈設置完善,應急照明延續時間要提高一些,因為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疏散速度較慢,有些病人還需要擔架或攙扶緩慢離開事故中心。對于帶電池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標志燈,可考慮改用EPS,不僅使用壽命長、投資省、維護少、可靠性高,而且持續供電時間達到90min,滿足消防要求。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