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照明現象
我們趕到徐家匯的時候是九點一刻。徐家匯是上海的副城市中心,這里商業貿易興旺,每年的銷售額直逼南京路。在節慶日子里,政府舍得投入巨資做照明改造,以及在馬路上設置大型燈光雕塑烘托節日氛圍。
但是,出乎我們想象的卻是整個徐家匯區域在國慶假日的九點鐘竟然燈光黯淡,缺乏想象中的輝煌效果。站在六百門口的天橋上,遠觀周邊的建筑,基本上立面燈光都沒有開啟。最顯眼的是六百底層商店的立面照明,用200W的金鹵燈均勻投亮,其他的建筑照明都被弱化掉了。整個區域基本上只剩下大型廣告牌做著動態圖像變換,缺乏輔助燈光陪襯,讓人感覺很冷清,這是一種反常現象。
(圖15)城市轉變為簡約有序的照明其實也是種進步。
(圖16)城市基礎照明仍需提升。
(圖17)城市空間的各種發光元素。
城市商業氛圍營造不僅是動態影像播放,即使這個區域全是LED屏幕也難以形成熱點和關注,因為這些屏幕往往是孤立的光,城市燈光最忌諱的恰是“孤立”,也就是燈光成點狀分布,缺乏呼應和關聯。而此刻的徐家匯就是這樣的狀態,左側是一個碩大的球型LED屏幕播放著商業廣告,白光畫面時亮度最高達到650cd/m2。正面是一個建筑頂樓的LED屏幕,藍光時亮度達到162cd/m2,再遠處高層頂部做的燈光也比較突出。右側有大面積的商場立面照明,并且亮度平均值達到了38.8cd/m2。道路交通照明效果很好,均勻度比較高,燈下亮度最高值4.6cd/m2,平均2.1cd/m2,但這明顯弱于建筑立面和頂部照明,于是形成空間中孤立的光點,商業城市的氛圍得不到有效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