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的金三角
摘要: 一個公司經營的財富可以歸結為兩種: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一個公司之所以卓越,在于它能使資本不斷增值,人力資不斷優化。能否成為永續經營的公司,取決于人力資本而不是金融資本。
一個公司經營的財富可以歸結為兩種: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一個公司之所以卓越,在于它能使資本不斷增值,人力資不斷優化。能否成為永續經營的公司,取決于人力資本而不是金融資本。
人力資本是一個公司的核心資源。一個公司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會全部反映在人力資源的狀況上。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取決于三個戰略層面:數量、質量和組合結構。
數量是基礎
一個公司的員工數量,主要是由公司的業務規模需求和成本承受力所決定的。
1、保證合理的員工數量
任何一個公司的業務都不可能是永遠持續上升的,更多的是受市場周期(如季節)和產品生命力周期的制約。很多企業在生產旺季的時候,就大批量的招人,旺季一過,又大量裁員。造成的后果是新進人員還未完全熟悉生產流程,從而影響產品和服務質量。這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外企的做法是否可以借鑒一下:實行輪休制,旺季過了,生產工人分批放假,這次是你們,下次是他們。放假期間給予一定的基本工資,這樣既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也可以防止員工的流失。
2、實施人才儲備
“缺職才找人”的風險是巨大的,小則影響工作進程,大則整個流程中斷,合同誤期。市場經濟改變了一個事實,“知識產權”不再屬于企業,而屬于員工本人。技術開發人員一旦離職,就會帶走技術、甚至是核心技術,而企業對此毫無辦法。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就要分析誰離職了,誰可代替。如果內部沒有可代替的人選,就要開始物色相應的人選,以作為儲備人才。同儲備人才應當長期保持一定的聯絡,時時互致問候,了解他的動態,以便作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質量是核心
如果說“數量不是越多越好”是人所共識,那么對于“質量越高越好”或許也沒有人反對,但關鍵要選最適合的人選。在我們的招聘活動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局面:幾位候選人都同樣地優秀,各有所長,讓人難以取舍!也有時應聘人里百里挑一,但要價太高,使人無法接受。這就告訴我們,最優秀的人才并不一定是最合適的人選,只有最合適的人選,才能順利地開展工作,以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最近參加了幾次招聘會,感覺今年的人才供求關系有一定的變化。一是人難招,以前招普通工人,可以說是一呼百應,而現在招二三十個人,要到處發招聘信息,甚至到職介所墾請幫忙。二是薪水要求高,高級人才要價年薪都在十萬元以上。難怪用人部門常質問:現在招的人怎么都這樣了?其實,不是人的素質下降了,而是應聘人的眼光高了,我們的要求也比以前提高了。所以說,在人才素養的考查方面,我們不但要求高素責,也要結合企業實際,盡量用合適的高質量的人才,盡量用能促進公司不斷發展的人才!
組合是關鍵
不成組合,則成烏合。組合至關重要。三國中,劉備是董事長,諸葛亮是總經理,五虎將是五大部門副總,構成了“人力資源金三角”!劉備才能從甚到沒有辦公室的“流動經營”發展到“占領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從此我們可以看出,沒有這個金三角,就沒有蜀國這家航母企業的誕生,而金三角真正被打破之時(關羽兵敗麥城),就已經預示著蜀國的摘牌退市和完全破產。
有合適的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如果組合結構不能互補,或發生重疊,也不會健康。大當今眾多企業存在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內部人事惡性競爭,就是由于發生人才能力重疊,違背了“一山難容二虎”的規律。如果劉備的第一任CEO鳳雛先生當初不是在落鳳波因公殉職的話,也許蜀國就上不了歷史的主板市場。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金三角雖然有重有輕,但是缺一不可,不然,就不是什么金三角,而是“跛腳”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