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 綠色照明產業加速升級
摘要: 綠色照明產業正隨著我國節能減排新政策的深化而逐漸升溫。
繼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下稱《意見》)后,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研究完善促進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時,進一步強調要繼續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加大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力度。近期,我國將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照明產品達1.5億只。
事實上,近兩年國內各項大型工程對照明產品要求節能產品優先采用也可看到一個趨勢:大開大合的舊照明時代已經過去,清潔、節能的綠色照明已成主流。
加上3年淘汰10億只白熾燈,同時點亮同樣數量節能燈的時間表業已出爐,對于國內照明行業來說,大力推廣有關節能照明的發展政策無疑令全行業進入洗牌期,產業升級變得迫在眉睫。
而據專家測算,如果在全國推廣使用12億只節能燈,一年可節電相當于三峽電站年發電量的852億度,由于我國電(600795,股吧)力生產中四分之三是燃煤,這就相當于節約了3400萬噸原煤,可減少9100萬噸二氧化碳、78萬噸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國是照明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照明是整個社會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十一五期間的節能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減少20%。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助力節能照明產品的推廣,逐步取代白熾燈和其他低效照明產品。
2007年底,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由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高效照明產品的推廣使用。2008年,我國首批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推出超過6000萬只節能燈,超出原定目標24%。2009年財政補貼節能燈推廣數量達到1.2億只。
今年7月24日,我國首次公布三年時間逐步淘汰白熾燈的具體時間表。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公布《意見》并提出,到2015年,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
《意見》還指出,要提高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出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實現國產化,上游芯片規模化生產企業3~5家;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擁有自主品牌、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10家左右;實現年節電400億千瓦時,相當于年減排二氧化碳4000萬噸的具體要求。
可以說,在多項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綠色照明產業不僅已經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也對國內照明企業的產品升級換代構成絕好機遇。
酒店照明 | 辦公照明 | 店鋪照明 | 娛樂照明 |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