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華:協同創新是推進LED產業發展的最佳途徑
摘要: LED產業是當前廣東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目前發展LED產業面臨兩個突出的問題: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受制于人,市場推廣應用的難度大。只有樹立協同創新的理念,形成協同創新的機制,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LED產業是當前廣東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近兩年來,在推進LED產業發展過程中,廣東省科技廳以自主創新為主線,探索建立協同創新的新機制、新模式,加快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和市場應用兩頭突破,實現了LED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在2011年11月8日召開的第8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主題大會上,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以“協同創新在LED產業的應用和發展”為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李興華首先指出,目前發展LED產業面臨兩個突出的問題: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受制于人,市場推廣應用的難度大。只有樹立協同創新的理念,形成協同創新的機制,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2010年廣東省LED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53億,同比翻一番,預計2011年LED產業的規模將再次實現翻番增長。在實踐中深切的感受到LED產業的自主創新之路是一種開放式、整體性的創新,是多種創新要素間緊密聯系,需要協調互動合作的協同創新。LED是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領域,涉及到照明、機械設備、電子信息行業,我們要實現LED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以及科技服務機構等單位的協同才可以實現LED的目標。此外,LED產業還存在著產品價格較高,認知度較低,原有的一些利益鏈阻力比較大,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LED產業就不可能實現創新,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單靠LED產業或者是政府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廣東積極推動建立了全省的聯席會議制度,科技廳、建設廳、南方電網、質檢局、知識產權局等部門溝通協調,共同協調像高速公路LED照明工程的一些標準,標準的制定,LED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的建設,LED專利態勢分析等等工作,形成了部門聯動,優勢互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大合唱奏響了LED發展的主旋律。
其次,李興華介紹了廣東省近年來依靠協同創新,推進LED產業的重要舉措。一是制定了實施產業技術路線圖,科學規劃協同創新路徑。近兩年來廣東省組織高校、LED行業和產業的專家集思廣益、系統規劃繪制了廣東省LED產業技術路線圖,使政府和產業界更清晰的把握LED的主流產品、產業目標和核心技術的研發方向,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基于產業技術路線圖,LED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大學共同提煉出重點攻關的項目,使得科技創新更加有針對性和效率。全省LED產業的專利申請量累計達到9121件,這兩項都是名列全國第一。
二是推動產學研緊密合作,集成優勢資源聯合攻關。全國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與廣東20多個LED的骨干企業聯合發起了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共建LED行業重大平臺,共同攻克行業發展的共性技術。今年8月廣東省科技廳又牽頭組織了20多家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聯合主辦了廣東省半導體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以該中心為紐帶引導產業鏈上下游或技術互補型企業,有關高校和科研機構等結成聯盟,聯手攻破一批LED的核心關鍵技術。
三是建立部門聯合和省市聯動機制,實施推廣應用示范工程,廣東省政府在2009年就成立了由科技廳、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廳、建設廳、南方電網、質檢局、知識產權局、金融辦等部門組成了省LED技術照明及產品推廣應用聯合部門,負責推動協調LED產業的發展,具體指導地區LED產品的地區推廣工作,廣州、佛山、東莞、河源、肇慶等市以多種形式與科技廳等部門進行交流,在部門省市聯合的框架下,廣州先后組織實施了千里十萬大功率LED路燈產化示范推廣工程,以及綠色照明示范市示范工程,今年又啟動了高速公路LED照明示范工程,截止到2011年9月全省安裝LED路燈超過26萬盞,示范路段2500多公里,規模和進度位居全國前列,預計示范城市、示范應用規模將突破40萬盞,主力珠三角,打造LED應用的示范地。
四是創新商業模式,多方共贏加快市場推廣,廣東摸索出了一套EMC+供應鏈管理+金融的商業模式,有效的把資金鏈、產業鏈和生產鏈協同起來,協同解決創新產品推廣難的問題,最近在這個基礎上面又優化了商業模式,與南方電網等大型企業形成了協同,探索EMC+電網+金融全新的商業模式,不斷的加速LED照明產品的推廣應用。
李興華表示,廣東省還將進一步完善促進LED產業協同創新的政策環境。如建立LED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落實LED創造產品采購和稅收優惠政策,出臺高端人才引進政策,切實推進廣東省LED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