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東莞LED燈零售推廣難
摘要: 近日,商務部相關負責人稱,“十二五”期間,爭取在全國建成一大批節能型大型商場、超市和綠色飯店。消息一出,零售企業的節能之路再度引起各界關注。對于人工、場租無法再省的大賣場而言,省電是其節省開支的唯一出路。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節能減排不但成為零售企業的口頭禪,而且也在實實在在地推進。但目前東莞零售賣場LED燈使用并不廣泛。
對于如此省電的照明燈,為何不入零售企業的“法眼”?難道真的如外界所言,是東莞零售企業對LED的認識不夠造成的嗎?近日,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眾多因素導致零售企業的節能之路暫時被“擱淺”。
因素一:前期巨額資金投入有困難
“首次投入的資金太多,比較難接受。”一位不愿具名的外資零售人士說,兩年前其賣場內使用的是當時比較節能的T8燈管,今年陸續更換了照明設備,但不是LED燈,而是更換成了T5節能燈管。
該人士稱,LED燈確實要比T5節能燈管省電不少,但前期的成本投入讓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另一本土零售人士也坦言,并不是對LED的認識不夠,確實是因為前期占用的資金太多。他舉例稱,以最普通的LED燈來計算,它的價格是現在使用的節能燈的2-4倍,在零售業這個需要資金流通快速的行業來說,這筆資金無疑是巨大的。
因素二:劣質產品導致信任危機
當然,除了前期的成本壓力外,由于目前LED準入門檻較低,導致一大批作坊式的山寨工廠應運而生。劣質產品充斥市場,因此,這一系列的無序競爭削弱了企業對這一市場的信任度。
“比如你去長安的一個電子市場,隨便在幾個小店里,你就可以買到需要的組裝配件,甚至還有組裝說明書。”一LED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花幾塊錢,就可以買到所有配件組裝成一套所謂的LED燈。
據業內人士粗略估計,東莞幾百人的LED工廠大概有近100家,而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的LED工廠有近1000家。由于LED行業目前還沒有行業標準,劣質產品滿天飛,用低價來沖擊正常企業的產品,同時由于產品性能低下而損害了LED行業的整體聲譽。
“之前有試用過LED產品,但是效果不理想。”一位不愿具名的本土零售業人士稱,之前嘗試過這類產品,但是并沒有想像的理想,這是他們目前暫時“擱淺”使用LED燈的原因之一。
另一外資零售人士也稱,盡管市場上有不少LED節能燈,但是經部分試用后,發現制造的工藝質量、投資回報率等還不太成熟,無法滿足該賣場的需求和要求,因此還一直在觀察中。
因素三:盈利模式相對畸形
相比起百貨、超市等零售企業外,據記者了解,東莞家電連鎖賣場目前沒有一家門店全部使用LED室內照明。
“家電賣場之所以沒有大范圍使用LED燈,是因為其盈利模式造成的,”一家電業人士指出,長期以來,家電賣場靠收取家電廠家的通道費用、租金等盈利,例如,家電賣場現有門店,基本上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升級改造”,而這一升級,就是各家電廠家對其在賣場所在位置的選位投標,價高者得,選位完畢后,每個家電廠家負責自己所在位置的裝修事宜。
基于上述原因,家電賣場門店年年都會升級,都會重新裝修,LED這類前期資金投入大,至少要兩年或三年才能收回成本并產生回報的節能系統,自然不會入家電賣場的“法眼”。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