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家電企業與LED照明的跨界“聯姻”
摘要: 偌大的蛋糕,不但吊起了絕大多的傳統企業急于轉型的胃口,更令許多外來的本風馬牛不相及的企業攙和,過來分一杯羹——例如,當中包括了那一幫本來就在自己領域里享負盛名的家電企業。
探索“外來者”進入LED照明系列報道二
白熾燈的退市消息一經傳出,LED這塊偌大的蛋糕,不但吊起了絕大多的傳統企業急于轉型的胃口,更令許多外來的本風馬牛不相及的企業攙和其中,過來分一杯羹——當中包括了那一幫本來就在自己領域里享負盛名的家電企業。
大勢所趨從漠視走向重視
追溯起來,早在十年前,已經可以視作彩電企業進軍照明產業的元年。2000年,TCL照明正式成立,掀起家電企業進軍照明行業的第一波熱潮。到了2001年6月,此后讓人一直忽視的康佳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康佳視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誕生,2003年該公司開始涉足LED顯示屏的研發與制造。后來,創維也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深圳創維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有分析認為,正是彩電主業日漸微薄的毛利,迫使彩電業迫切地將LED照明這個毛利較高、市場空間巨大的產業收于麾下。在為無奈的財務報表做彌補的同時,更為關鍵的是借此打通LED上中下游產業鏈,“為重生積攢力量”。雖然這TCL、創維、康佳這三家同樣位于深圳的彩電企業以捷足先登的姿態率先闖入了LED照明行業,但前期布下這棋子,更多只為了更好地運轉和支撐彩電主業。直到2008年4月,創維悄然以較低成本拿下對LGD廣州液晶模組工廠的參股,并快速建成了液晶模組一體化整體生產線。同年,康佳LED背光源的設計和生產線將在江蘇省昆山市奠基的消息傳出,推動LED上游布局。
2009年9月22日,六部委發布了發改環資[2009]2441號文件,即《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國家六部委這一紙文字,攪動了整個LED照明產業,更關鍵的是,科技部還將“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列入“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在LED照明產業寬松利好的大環境下,也倒逼著彩電企業經歷了從漠視到正視再到重視LED照明產業的過程。
自建公司與資本運作相結合
2009年的情況與2000年大不相同,彩電企業紛紛大手筆投資曾經不起眼的LED照明產業,都采取了自建公司與資本運作相結合的方式,這強烈地佐證著一個推測:這個產業不僅有利可圖,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資金出逃,讓彩電企業的主業變得更加強大。
康佳曾于2009年末較低成本投資了瑞豐光電,通過各自在產業鏈不同節點上的優勢實現強強聯合,而這也被歸為彩電企業涉足LED照明產業實施資本運作的典型案例。從探路期的康佳視訊公司到投建昆山模組基地,再到戰略投資瑞豐光電和映瑞光電。在這個快速增長的LED時代,康佳以垂直整合方式,已經率先完成從LED外延片到芯片、從封裝到模組、從戶外顯示屏到液晶電視的LED產業的全鏈條構建。
與康佳類似,創維、TCL在成立全資子公司并自建生產基地的同時,都通過參股或者合資的形式,來達到直接掌握LED產業鏈中上游的目的。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曾表示,國內領先的LED封裝企業要想取得高效發展,必須借助資本市場力量收購兼并,進行橫向和向下的垂直整合。
結語:
家電行業殺入LED照明產業,是“隔行如隔山”,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隨著時間的洗禮會證明一切。以目前情況來看,資金雄厚的家電企業,為LED照明產業半路出家,前期的燒錢游戲還是玩得起的。但要在這個行業里長遠可持續發展,無疑還是要回歸到擁有過硬的技術實力這一塊。
家電企業打開LED領域,都經歷過漠視到正視再到重視的階段。如今面對的“核心技術”瓶頸恐怕亦然,企業也只有跳出經歷漠視到正視到重視的怪圈,投入更多對核心技術的研發,LED產品才能如同家電產品一樣廣為人所接受,家電企業也才能在挺身進入LED這個全新的領域后再度開辟新天。
家電企業“不差錢”或許是進入LED照明的優勢,但是如果對手只是資金實力較薄弱的LED照明企業,那么要走的路還很長。而那些基礎差、科研能力不足的企業勢必會在愈演愈烈的競爭中被淘汰掉。跟LED照明風馬牛不相及的除了家電企業外,還有安防和電梯行業,那么這些行業轉戰LED照明又會有其怎樣的優勢和不討好呢?更多關于“外來者”進入LED照明領域的動態請關注本網后續報道。
探索“外來者”進入LED照明系列報道一:初探“外來者”進入LED照明 未見成績
探索“外來者”進入LED照明系列報道三:電梯企業進攻LED照明有戲沒戲
探索“外來者”進入LED照明系列報道四:LED顯示屏逐鹿照明領域 冷暖自知
探索“外來者”進入LED照明系列報道五:外行巨頭聲勢逼人 能否讓LED照明更“發燒”?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