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5-8年內所有路燈更換為太陽能LED路燈
摘要: 上周二,杭州市電力局表態,為節約能源,再等5-8年,杭州市內所有的路燈將換成LED燈具,而如今LED路燈所占比重不過5%。
新年伊始,一場醞釀已久的路燈革命蓄勢待發。
上周二,中國環資工委主任何學民在廣州宣布,十二五期間將動用80億元中央財政預算外資金采購400萬盞LED(發光二極管,這種半導體設備能把電能直接轉換為可見光,是高效發光體)路燈,地方不低于30億元的配套資金將跟進。就在同一天,杭州市電力局表態,為節約能源,再等5-8年,杭州市內所有的路燈將換成LED燈具,而如今LED路燈所占比重不過5%。
本月中旬,省科技廳在發布十二五重點攻關科技項目時透露的信息更令人遐想:LED路燈本就省電,在路燈上加裝太陽能光伏板,把路燈變成一個小發電廠,路燈用電有望實現“自產自銷”,太陽能路燈被列入浙江未來4年重點攻關的108項技術之一。
省科技廳計劃財務處處長趙新龍認為LED太陽能路燈有望改變浙江人的生活,至少在杭州、寧波、湖州3座城市,一旦技術成熟,它將強勢取代傳統路燈——最近兩年,杭州、寧波、湖州先后被科技部列入“十城萬盞”試點城市,此項試點旨在推動中國LED產業發展,降低能源消耗。
既然未來4年要全力攻關,就意味著太陽能LED技術并未完善,這項節能革命,已經在浙江多個城市小規模悄然行進兩三年。
6條馬路的城市實驗
盡管未進入國家新路燈革新計劃,但紹興對太陽能LED路燈的追逐早在兩年前就已開始。
紹興全境擁有6條全采用太陽能LED路燈的城市道路,共配備約650盞新式路燈。它們中,最長的一條位于紹興縣城中心區域,距離縣府大樓約1公里,全長1500米,名為華齊路。
2月23日下午3點,紹興縣城柯橋冷雨飄灑,天空亮度好比夏日黃昏。在紹興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技術人員的指引下,我們體驗了這條不多見的太陽能LED路燈街道。
這條路上共有路燈178盞。10米高的白色路燈桿,方形燈具,新式路燈的外觀并無太多新意,唯一區別是頂端的兩塊太陽能光伏板。它們每塊長1.5米,寬0.8米。
然而,可見到的并非新式路燈的全部。若掀開路燈旁人行道地磚,還能發現玄機。路燈旁兩三平方米范圍的地下,深至半米處被掏空,在路燈燈桿下,澆筑有體積為0.7立方米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的旁邊,是一個長方形的空間,并排放置兩個蓄電池,蓄電池上蓋著水泥預制板,預制板之上是地磚。
它竟在冬雨中亮起
挑個陰雨天打量太陽能LED路燈,我擔心會讓自己失望,而住在華齊路兩旁的居民們對路燈很信任,他們知道,路燈上安裝了天空亮度感應裝置,一旦天空陰暗到需要開啟照明的地步,路燈就會自動亮起來。
當天5點40分左右,路燈陸陸續續亮了起來,柔和的白色光線,覆蓋了整條馬路和人行道。
紹興縣公用市政管理處副主任陸百松說:“太陽能電板發的電應該能頂4個小時,到了后半夜,系統會自動切換為普通電網供電。”
紹興的太陽能LED路燈產自諸暨的浙江光益光能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總工程師鄭皆樂說,只要有光線照射,光伏板就能發電。
2月23日的陰雨天,已接近紹興亮度最低的日子,鄭皆樂用萬能表測試,光伏板傳送的電流大致相當于正常發電電流的1/5。
若是晴朗的日子,兩塊光伏板白天發的電量,夜間LED燈根本用不完,這些電不會被浪費,存在蓄電池里待陰雨天氣發電量不足時救急。因此,若只碰上兩三個連陰雨天,城市電網根本沒有取代太陽能上崗的機會,只有遇上3天以上的陰雨天,在后半夜照明時,電網才會短暫接班。
陸百松說,這些新式路燈前年年底上崗,一年算下來,太陽能基本搞定路燈用電,電網幫忙的次數寥寥無幾。大致估算,去年178盞路燈90%的用電來自太陽能。
省下的電夠420戶家庭使用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