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5 “徨”者歸來 雷士面臨渠道變革之痛
摘要: 第55期“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業界重大新聞點評。吳長江“側門”回歸娘家雷士,市場的變革將帶來新的挑戰,LED光源表現勉強,吳長江舊招恐失靈?LED行業準入制度欠缺規范,庫存竟成老板“跑路資本”?阿拉丁“光”點為您解讀。
第55期“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業界重大新聞點評。吳長江“側門”回歸娘家雷士,市場的變革將帶來新的挑戰,LED光源表現勉強,吳長江舊招恐失靈?LED行業準入制度欠缺規范,政府“放水養魚”的同時,也讓不少唯利是圖之徒窺得機會,渾水摸魚,庫存竟成老板“跑路資本”?LED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產業聯盟也隨之“橫空出世,研發和創新能力不足,行業同質化,惡性低價競爭等現象或促使LED產業聯盟成為行業發展的新突破點?阿拉丁“光”點為您解讀。
阿拉丁“光”點:“徨”者歸來 雷士起死回生須經渠道變革之痛
隨著雷士風波中的三子重聚,握手言和,原本以為波瀾壯闊的企業內斗,瞬間就變成了幼兒園里過家家似的鬧情緒,最后還“有情人”再成“眷屬”。狗血的劇情至此倒也皆大歡喜,但它決不是這場資本與創始人正面血拼的煞科,只是球場內上半場完結到了中場休息時間。下來就是靜待下半場哨響開始,那才是能看出結果的“戲肉”。雷士的上層領導們并非在玩虛擬大富翁的紙牌交易,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正在進行著真金白銀的盈虧,商人無不為追逐利潤而生,所以有人預言得很對,再如何孩子般野性,“三方不可能無休止的‘斗氣’”。也須知道,這種鎂光燈前的即使是貌合神離、口心不一也無關緊要,愿意同臺牽手共破不和傳聞,不早就是娛樂圈當紅明星的慣用伎倆——這起碼還證明三人還有為著大局而忍耐的意志,有為著共同目標和利益趕緊統一臨時戰線的決心。
歷史可以重演,但歷史并不為好夢重溫打包票。吳長江以“臨時管理委員會”的名義回雷士,跟多年前被一伙經銷商鐵哥們簇擁回巢的味道已經大不一樣,這一次除了妥協程度空前,面臨的壓力也將會是前所未遇,包括要趕在LED的新浪潮下將舊有營銷模式進行變革的非常任務。如今的吳長江迫切需要認清的,是能否棄掉過去營銷渠道上曾引以為豪、屢試不爽的“殺手锏”,而這里頭需要一種徹悟,更需要一種氣魄。但知易行難的宿命底下,過去“墨守成規”的故技,頗有點已讓吳長江陷進了霎時進退失據的尷尬。
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保人氣兼保地位,所以吳長江回歸的第一件事,就是不惜以12.5億銷售業績作為“脅持”,這說他急于求成是客氣了,拋出這個軍令狀般的成績單,不成功便成仁,對于吳而言或許是他回歸雷士最后一筆拿得出手的籌碼賭注。然而,手下執行不力者“就地正法”,則是讓人看到他在自己破釜的同時,也不惜破掉人家的飯碗,由于當中“棄卒保帥”的意味甚濃,難免也就教人懷疑其這番破釜沉舟的舉措下,更多不是意氣風發而是反映出焦慮氣急。無疑,這么一搞,雷士與吳長江的命運是又得再度緊密捆綁在一起了。吳長江這次重返娘家是很無奈地從側門進屋,卻仍一如所料更招來“鄉親父老”、“幫閑看客”的萬眾矚目,自有騎虎難下之嫌,至于怎樣才可以挽救雷士,或者說挽救他自己?他也許比任何人都清楚。成敗的關鍵,落在了經過這近半年來噩夢般的風霜歷練,他是否真的比以前成長了,是否更懂在恪守游戲規則的同時也更曉得因勢變通,不再那么剛愎自用。
阿拉丁“光”點:洗凈LED行業“長年老泥”是治病根本
LED行業準入制度欠缺規范,政府“放水養魚”的同時,也讓不少唯利是圖之徒窺得機會,渾水摸魚,加上尋租事業發達,業主僅看眼前利益,對租客放任自由,遂令“三無企業”、“廠包廠”、無證門市能悄然滋生。LED行業蛋糕就這么大,搶的人多了,惡性的困擾亦隨之而來。
最明顯的是LED企業的惡性“價格戰”。LED企業非理性的價格競爭助長了老板的“跑路資本”的收集。既然經營慘淡被逼入絕路,企業老板索性“破罐子破摔”,尋找一切機會兌換現金,準備捐款逃跑,庫存成為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庫存之所以成為跑路資本,歸根結底離不開LED行業自身的“病態”:燈飾照明技術門檻極低,真正具備核心技術或設計能力的LED企業寥寥無幾,行業缺乏創新意識,抄襲成風、炒貨者眾。這些說到爛的LED行業詬病,依據馬斯洛需求定律來說,無非是LED行業目前未能脫離金字塔底,還徘徊于滿足基本“溫飽需求”,哪能花心思去考慮創新、技術更高的追求?
當然,卷款逃跑的廠家并非個個無良,只是由于外部環境惡劣或者自身經營不善,在生存極限挑戰賽中慘然出局,這也實為無奈之舉。何況產業集群基地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格局逐漸固定。品牌企業做大做強,中小企業食不果腹,新加入企業更是饑不擇食。此時,政府的適當引導和規范就顯得尤為重要。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