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巨頭“圍剿” 中小企業需抱團突圍
摘要: 隨著全球LED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相關政策的不斷推動,LED產業儼然已成為丞待挖掘的下一個“金礦”。作為全球LED產業的重要生產和制造基地,大勢當前,中國LED企業如何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優勢,成為了企業需直面的一大問題。
隨著全球LED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相關政策的不斷推動,LED產業儼然已成為丞待挖掘的下一個“金礦”。作為全球LED產業的重要生產和制造基地,大勢當前,中國LED企業如何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優勢,成為了企業需直面的一大問題。
在市場發展日益蓬勃的同時,LED產業在技術、專利、標準、應用領域等層面的問題也日漸凸現。全球半導體專利糾紛不斷,其糾紛趨勢已開始向我國大陸發展,且不斷增加。專利圍剿已經成為我國LED企業出口海外市場最大的“攔路虎”。另一方面,國際照明巨頭紛紛憑借核心專利,搶灘中國市場。中國LED產業雖然在產量和價格上占據優勢,但是就技術而言,很難與國際一線品牌并駕齊驅。洋品牌大軍壓境,挾專利自重,LED行業甚至有可能重蹈光伏產業的覆轍。面對海內外專利重壓,我國LED企業又該如何突圍?
抱團應對LED巨頭"圍剿" 重研發避免專利"山寨化"
未雨綢繆布局合作規避專利沖突
目前,LED照明的核心專利技術長期被飛利浦、歐司朗、日亞化學、豐田合成、CREE五大國際巨頭所掌握。這5家大廠商申請了幾乎涵蓋原材料、自動焊錫機設備、封裝、應用在內的整個產業鏈多項專利,并通過交叉授權形成壟斷,對國內LED廠商形成專利重壓。一旦踩到“地雷區”,專利大戰將一觸即發。
在我國LED產業闊步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LED企業也看到了專利保護的利害關系,未雨綢繆,積極尋求與國際大廠的合作機會,以簽訂專利合作協議的方式來規避專利沖突。
2012年臺灣一線芯片廠商璨圓光電宣布與豐田合成進行專利交叉授權,此舉也讓入股璨圓光電的國內LED企業三安大獲裨益,公司可望解決目前國內企業所面臨的專利瓶頸問題,為其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掃清障礙。
近年來,晶電在專利的布局也有改變。三年前晶電在專利的布局是被動的規避侵犯他人的專利,但近年來晶電通過自行開發ACLED、HVLED等核心技術專利,獲得與其他國際大廠交叉授權的機會,同時也讓晶電的專利布局更完整。據悉,目前晶電已與日本豐田合成進行了專利交叉授權。
重慶四聯光電一位負責人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應對專利之困,企業可從兩方面提出應對之策:一是以專利換專利,實現專利交叉許可,相互使用。目前,四聯光電手中握有72項專利,大多布局在封裝、應用環節。如果國外企業在中國市場要向下游發展,至少四聯光電也能形成一些專利障礙,為交叉許可作“籌碼”。二是緊盯國際上LED產業的前沿技術,在產品研發之前,提早在中國進行專利布局。“目前,我們正在進行這兩方面的努力。”該負責人稱。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