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交接不暢 津淶橋3年“夜太黑”
摘要: “橋上橋下安有各式路燈近百盞,但自從建成通車后就一直沒亮過?!苯?,不斷有讀者向本報反映有關外環線津淶橋路燈長期不亮的問題,希望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在我的記憶中,津淶橋建成通車已經快三年了,可橋上的路燈至今不亮。我粗略計算過,從橋西側算起,橋下馬路兩側有8盞路燈不亮,橋上西、南兩側各安有路燈近100盞,橋中心兩側各安有高照聚光燈兩臺。由于這些路燈不能正常照明,每到夜晚,橋上橋下都一片漆黑。如果以長度計算,處在黑暗中的路段最少有1公里。”讀者王女士在給本報的反映信中說,“如今每天從橋上、橋下經過的車輛數以萬計,有本市的,也有外省市的,我就親耳聽到過幾名就餐的外地司機議論,說咱們天津市建得起橋、供不起電!希望管供電的領導和管路橋工程的領導晚上到現場看看,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金麗花園小區居民王健先生反映,金麗花園地處津淶橋由西向東方向的下橋處,由于橋上照明長期缺失,給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很多安全隱患。王先生說:“首先,由于橋面寬闊,通過的車輛速度普遍較快,可在下橋處附近,也就是金麗花園入口附近,經常有大小車輛違章掉頭上橋,夜晚本來視線就不好,再加上沒有路燈照明,事故經常發生。另外,經常有由東向西的車輛夜間逆行進入武臺村,對居民來講,也是安全隱患。”
接到讀者反映后,記者于去年12月22日夜間來到津淶橋實地探訪。觀察發現,津淶橋是一座建在外環線上的互通式立交橋,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東接津淶道,西通津淶公路;上層南、北方向均為外環西路。同時,該橋通過匝道還能溝通其他周邊道路。
晚9時20分,記者看到,盡管不是交通高峰時段,但津淶道和外環西路上的車流量依然很大。記者駕車由東向西往返兩次通過津淶橋,發現正如讀者反映的那樣,橋東的津淶道和橋西的津淶公路上都是燈火通明,唯獨橋上路段盡管燈具齊全,但沒有一盞路燈發出光亮。外環西路也是如此,津淶橋南北兩側照明正常,橋上卻漆黑一片。
通車近3年,為何路燈還不亮?對此,市電力公司路燈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津淶橋和津淶道的建設單位是天津市濱海市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路燈配套工程正式完工于去年的上半年。目前,就路燈工程的交接工作,濱海市政、路燈處和城西供電分公司三家單位正加緊溝通,爭取早日解決津淶橋的路燈照明問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就津淶道及津淶橋燈桿燈具齊全卻照明缺失問題,早在前年2月份就有熱心市民向政府部門提出質疑,市建交委當時表態,將協調各相關部門盡快解決,為市民提供明亮的夜間出行環境。然而,時至今日,存在數年的津淶道照明問題雖已基本解決,但津淶橋照明問題仍困擾著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及過往車輛的行車安全。
工程交接監管是關鍵
采訪結果表明,津淶橋路燈長期不亮問題出在工程交接上。
無獨有偶,本報去年12月4日對河北區京津橋路燈6年不亮的問題進行了報道,調查結果顯示,京津橋建設單位也是天津市濱海市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路燈“失明”原因也是工程交接不順利。文章見報后,市建交委相關部門曾表示將督促建設單位完善設施、盡快完成交接工作。然而,據當地居民反饋,目前仍未見有人對京津橋缺失的照明設施進行修補。對此,當地居民黃先生認為:“作為配套設施,路燈的啟用應該與路橋的通車同時進行,橋通了,燈卻不亮,惠民利民工程不該如此打折扣。”
如此看來,相比建設資金、工程進度,工程交接同樣重要。上述兩事例表明,對于諸如路燈照明等路橋配套工程的交接工作,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仍需加強。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