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資本“大手筆”入川 LED、IC均受益
摘要: “前端利潤不高,要高利潤高產出,必須做終端。”劉鋒華說,臺商工業園將發力集成電路和節能照明等產品,實現終端規模化;招才引智,奔向“微笑曲線”兩端。
“產城一體”的新川探索
“不可思議的魔幻建筑”、“最優美的園林杰作”,對于占地101公頃的新加坡濱海花園,全球的參觀者不吝溢美之詞。而在新川創新科技園內,由同一家公司設計的“新川之心”中央公園,也正在進行最后的方案優化,即將動工建設。
崔偉介紹,“新川之心”是園區“產城一體”理念的集中體現。在融合新川雙方特色的基礎上,在有限的物理空間內,體現科技、人文、生態三大要素。“不論白天和夜晚,土地和設施都要充分利用,不能成為空城。”
土地的集約化利用、規劃制定和執行的嚴肅性,是新川創新科技園的“基因”。地少人多的新加坡得出的經驗是,一個項目需要多少土地,每畝土地能有多少產出,怎樣匹配和利用設施才最經濟,都要嚴格按照財務模型來算賬。
此外,在招商引資方面高度重視市場化和政策的可預期,也為園區全面注入“軟實力”。
負責園區市場招商的胡偉雄是新加坡人。對于剛學會的成語“筑巢引鳳”,他的理解是:先把巢筑好,才知道要引什么樣的鳳進來。
“緊緊盯住規劃的產業鏈條,就像做拼圖一樣依次展開,我們據此將成都已有一定基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確定為首期開發主導產業。”在充分整合本地資源的基礎上,園區嚴格根據總體規劃進行招商,避免饑不擇食、慌不擇路。
第二站
遂寧臺商工業園
向著全球產業前沿加速奔跑
在遂資高速公路的遂寧西出口,遂寧臺商工業園的廣告牌異常醒目。
去年獲省政府授牌,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屬的臺商工業園建設飛速。4625畝場平,去年10月啟動,現已基本完成,下月便可啟動10萬平方米廠房建設。“已簽約的5個項目,都在等著入場。”6月23日,園區負責人介紹,首批入駐的項目協議投資達260億元。“高端切入、專業服務,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形成產值超千億元的臺商電子產業集群。”遂寧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劉鋒華說,園區目標是西部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實力的臺商工業園。
高端切入直奔“微笑曲線”兩端
遂寧已形成28類近200個電子元器件產品制造、電路板、新光源等微電子產業鏈條。做電子信息前端產品,遂寧實力已領先西部。
“前端利潤不高,要高利潤高產出,必須做終端。”劉鋒華說,臺商工業園將發力集成電路和節能照明等產品,實現終端規模化;招才引智,奔向“微笑曲線”兩端。
以芯片為代表的集成電路,是IT產業鏈最關鍵一環。去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總額超原油,躍升為第一大進口商品;集成電路國產化也是四川電子信息發展的重要著力點。6月18日,隨著四川廣義微電子“6英寸芯片”制造項目在遂寧臺商工業園開工,不僅填補了地方產業鏈空白,更意味著遂寧電子信息產業將站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前沿加速奔跑。企業副總經理彭彪說:“最終要實現芯片設備設計和制造的國產化。”已有3家企業緊跟其后入園。
規劃圖上,產業孵化區和高端產品研發綜合區引人注目。推動高端設計、前沿技術研發、高端人才聚集,遂寧渴望將引進的“外生”力量轉化為“內生”動力。
二三線城市引進高端人才和企業總部的優勢不強。處于萌芽狀態的創新技術和科技成果,在遂寧被重點關照:符合產業方向有競爭力的產品研發,有國有擔保公司做貸款擔保;成果轉化補貼,有政府共擔風險。經兩年孵化今年實現投產的懋半導體考慮持續增資。企業負責人袁輝透露,還將設研發中心,28名核心成員將從深圳集體搬遷過來。如今,7家企業有搬遷研發中心打算。
專業化服務補齊短板集群引入臺企
逾30家臺商聚集遂寧,近半項目集中于遂寧經濟開發區。建臺商工業園,就是為了抓住臺商抱團特性,集群引進產業。
臺資企業志超科技半年持續增資兩次。“依托仁寶等固定大客戶,每月能完成4500萬元的銷售額。”企業行政處負責人林政權透露,二期項目建成后,志超光電板的市場份額將由全球第三躍升為第一;除筆電主板外,遂寧基地還將進軍手機主板市場,“并成為公司業務新增長點”。
有臺商反映,由于零部件配套不足,許多零部件需要從成都甚至深圳購買,“配套成本甚至比產品貴十幾倍”。林政權也反映,由于廢棄物處理后端配套不足,相同單位的產品生產成本比沿海多花數十萬元。袁輝說,他們在沿海同樣經歷了從產業配套缺失到完善的過程,“四川產業后勁強,但更希望能汲取沿海經驗,縮短企業等待時間”。
臺商工業園希望從專業化服務補齊短板。近期,北京桑德集團已簽約入駐,在臺商工業園建污水處理廠項目;集金融、物流、電子商務等功能于一身的服務配套區,以及吃、住、游、娛、購為一體的高端品質生活服務區,也在加快推進。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