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內斗”升級 核心團隊再次重構
摘要: 前述家電行業專家透露,“美的是做風扇起家的,繼而進入空調領域,后來做電冰箱,洗衣機,以及近年來LED照明,它特別快地擴張自己的產品線,基本思路就是在各地建立了61個銷售分公司保證迅速出貨,結果美的卻慢慢變得臃腫腐敗,現金回流減少?!?
出人意料的是,上市一個月后,美的集團原董事及總裁黃健即提出請辭。
黃健與方洪波1992年同年進入美的,同為何享健愛將,其后二人分別掌管美的旗下日電和制冷兩大集團,職位相當。但在2012年8月,何享健將美的這艘千億級“巨艦”的董事長權杖交給方洪波,黃健任總裁,原先制冷、日電、機電和地產四大二級平臺被撤銷,方洪波、黃健的職位從以前的平行關系變為上下級。據美的集團內部人士透露,“一山難容二虎,黃健雖然享有總裁頭銜但實為虛職”。
而黃的離去,事實上開啟了美的集團“老臣隱退”的閥門。坊間傳言稱,“何老板希望由方洪波集權,不希望多頭管理,避免政出多門、效率低下。”
何享健御權術
此次離職的高管之一黃曉明,下一站將前往美的控股。至于履新何職,美的集團證券部人士表示“不屬于上市公司披露范疇”。
而美的控股,是何享健在幕后施展高超股權控制術的平臺。據接近美的集團的人士透露,“何享健在幕后還是有操作一些,大的戰略由何提出來,但具體執行應該是方洪波來做。”
公開資料顯示,美的集團法人代表為方洪波,營業執照變更日期為2013年12月19日,注冊資金近16.86億元。
而何享健早在2002年8月5日于美的集團體外成立了美的控股。法人代表為何享健,其注冊資本金為3.3億元。股東僅有兩人,何享健和其兒媳婦盧德燕,均以自然人股東身份,分別投資3.12億元和1800萬元,約占94.55%和5.45%股權。據備案信息顯示,何享健為美的控股執行董事,栗建偉為經理,何享健的夫人梁鳳釵為監事。
重組完成后,由何氏家族控制的美的控股及寧波開聯實業發展公司合計持有美的集團36.64%的股權,為控股股東,也就是說,何享健仍緊握美的集團所有權和控制權,其精明老辣可見一斑。
此外,何氏家族在美的集團之外還控制著另一個比家電行業前景更廣闊的集團——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盈峰投資”),由何享健之子何劍鋒執掌。
盈峰投資身上帶有濃厚的“何氏家族色彩”。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于2002年設立,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順江居委會工業園置業路2號。其注冊資本為8億元,由何劍鋒、于葉舟、楊力分別出資7.28億元、4000萬元、3200萬元,各占91%、5%、4%的股權。
事實上,這家由何劍鋒創辦的投資公司目前已成為一家多元化的投資控股集團。官網信息顯示,盈峰集團相關業務集中在金融、零售、制造業等三大行業,下屬有盈峰資本、貝貝熊、上風高科、盈峰粉末等多家控股子公司,同時還是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并列第一大股東,并戰略投資開源證券、順德農商銀行、香港衛視等。其中,在金融領域,盈峰資本旗下的證券投資基金、PE投資基金近30只,管理資產近50億元人民幣。除此之外,投資還涉足文化產業,并積極探索該領域投資機會。
由此可見,在淡出美的集團經營管理的同時,何氏家族早已布局了另一個同樣龐大的“隱形美的”。
轉型自救
而交棒到方洪波手上的美的集團,近年來已歷經生死和起落。
2010年是美的歷史上最為耀眼的一年。隨著美的集團下半年突破1000億元銷售收入,何享健提出了“五年再造一個美的”的目標,即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
不過,盡管整體營收從2003年的140億元猛增至2010年的近1000億元,美的的利潤水平較為低下。在集團業績登頂的當年,美的電器(原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僅為16.69%,格力電器則達到22.31%;單看空調,格力電器毛利率為22.54%,青島海爾為17.79%,美的電器17.68%。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