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差異化道路突破LED熒光粉專利壁壘
摘要: 如何才能找到高顯指與高光效之間的平衡點,并且把握這一平衡點?又如何在起到關鍵性作用的熒光粉上下功夫,并突破一直存在的專利壁壘?這些都是LED企業追求突破性發展需要思考的問題。為此,新世紀LED網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南京工業大學電光源材料研究所的王海波所長,以期為LED行業提供些許指引。
人們一直在追求更貼近自然,更像太陽光的光源,這對于光源的顯色指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到高顯指,必然會牽涉到高光效,它們一直是LED行業追求的目標。但眾所周知,高顯色指數與高光效又是一對矛盾體,存在著“反比”的關系。Philips Lumileds周學軍曾在接受新世紀LED網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沒有光品質的光效沒有意義。”
那如何才能找到高顯指與高光效之間的平衡點,并且把握這一平衡點?又如何在起到關鍵性作用的熒光粉上下功夫,并突破一直存在的專利壁壘?這些都是LED企業追求突破性發展需要思考的問題。為此,新世紀LED網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南京工業大學電光源材料研究所的王海波所長,以期為LED行業提供些許指引。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南京工業大學電光源材料研究所 王海波所長
細分市場:滿足高顯指后的高光效
首先,王海波所長引用了哲學的觀點分析高顯指與高光效這一矛盾體,“所謂矛盾體即辯證統一,它看似對立的,其實又是統一的。何為矛盾?當做出高顯指的產品時,必須要損失一些光效,如果追求高光效,那顯色指數就會降低,這是它矛盾的一面;何為統一?當產品具有很高光效的時候,那實現高顯指就變得容易。”
“從次序、權重來說,應該在滿足高顯指的前提下提高光效,才能取得兩者的平衡。”王海波所長進而分析道,光源最重要的目的是給人的使用,為人提供更舒適、沒有傷害的光源環境,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應該首先滿足高顯指。而我們在追求舒服的高顯指情況下還提出了一個節能的目標,這就產生了高光效的需求。如何平衡兩者關系?我們需要先細分一下市場,如道路照明等對于顯指要求不高的場合,可把光效提高;而對于一些室內或者是閱讀等對于色彩還原性要求非常高的特殊場合,如博物館、產品展示臺、舞臺等,可優先選擇高顯指的光源,滿足它對于高顯色指數的需求。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