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企業為何頻現“跑路門”
摘要: 一邊是高速增長的LED照明產品市場,一邊卻是頻頻爆出的企業老板“跑路”事件。LED照明行業只是表面光鮮?2011年的LED企業倒閉潮即將重現?”人們不禁發出了疑問……
2014年LED照明產品全球市場出貨量將實現近七成增長
一邊是高速增長的LED照明產品市場,一邊卻是頻頻爆出的企業老板“跑路”事件。從9月份的四川源力光電有限公司、東莞市永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到10月份的中山市華亮燈飾(鳳光傳奇)有限公司,再到日前的江門市蓬江區金秋田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中山古鎮好的賽照明、利和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失聯”的LED照明企業老板一個接著一個。“LED照明行業只是表面光鮮?2011年的LED企業倒閉潮即將重現?”人們不禁發出了疑問。
“跑路”緣于“大躍進”?
“‘跑路’只是個案,”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與應用聯盟主席陳燕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LED照明產業的良好現狀和發展勢頭毋庸置疑。”
自2013年年初以來,我國LED照明產業一掃往日頹勢,下游應用市場需求超出預期持續快速增長,直接帶動了中游封裝和上游外延芯片產能的快速消化,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了難得一見的訂單排隊現象。
2014年更是被許多業內人士定義為LED照明市場啟動的元年。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LED照明產品出口額、國內市場實體經銷商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都接近或超過三成,預計全年全球市場出貨量將實現近七成增長,產值達到178億美元。
“蛋糕大了,想來分一塊的人就多了。出問題的多是不知深淺、貿然進入行業淘金的企業。”陳燕生告訴記者,“而像鳳光傳奇這樣的十年老店,則是因為自身基礎還不夠雄厚,就試圖在短期內做大做強,重金鋪渠道、請明星代言,折騰斷了資金鏈。”
既然“跑路”不是普遍現象,為何類似消息總是呈現鋪天蓋地之勢?“LED照明行業這種‘跑路’的現象每年都會有幾宗,之所以引起這么大的轟動,是因為跑路的性質很惡劣,對員工、供應商、客戶都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會被媒體廣為報道,大家也就特別關注。”資深分析師王飛告訴記者,“實際上,LED行業這么多公司,每年新成立的、關閉的、被兼并的都不少,這也是市場經濟的普遍現象。采取‘跑路’這種極端形式的,畢竟還是個案,這有經營者個人的因素,也有商業環境的問題。”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分析師葛婕對此表示贊同。她進一步分析道:“近期的LED照明企業倒閉現象,是部分傳統照明企業向LED照明轉型‘大躍進’的結果。隨著LED照明的普及和發展,很多傳統照明企業急于分食市場的大蛋糕,造成資金鏈斷裂。”葛婕認為,可以把最近的一系列“跑路”事件理解為2011年開始的LED照明行業洗牌的延續。
“和2011年LED企業倒閉潮不同的是,上次是整體市場并不如預計的景氣,這次雖然市場需求在迅猛增長,但是價格坍塌得厲害,很多經營者資金鏈斷裂,另外也不乏盲目拓展市場造成的被動。”動盈化工技術總監趙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從本質上來看,LED照明企業正處于兩極分化的階段,大企業和以代工為主的小企業的生存都不是問題,但是一些做自主品牌的中小企業則會有比較大的壓力。”
市場競爭無序猶存
需求旺盛與競爭激烈并行,是當前LED照明行業最突出的特點。透過“跑路”現象看產業大環境,葛婕表示,在LED照明市場向好的情況下,標準、檢測和認證體系建設都有待加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市場競爭無序,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在企業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下,小企業產能小、產品檔次低,即便加大投產力度,競爭能力也不敵大型企業,只能打價格戰。這更導致產品質量降低,最終陷入大面積虧損的惡性競爭循環怪圈。
“過度競爭的狀況一直都是存在的。LED行業不斷快速發展,逐漸向成熟邁進,現在已經進入了比拼綜合實力的新階段。”王飛認為,“不僅拼技術,拼資金,還要拼管理,拼生產。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小企業盈利能力不強。既賺不到錢,也沒有機會被兼并,所以選擇退出也是必然的結果。”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