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夜景扮靚渝中半島 塑重慶名片
摘要: 今年,渝中區擬將對建成4年以上,主要采用LED燈具布燈造型的動感模式燈飾進行升級,提升樓宇夜景項目的品質。
“山城夜景”是當之無愧的重慶名片,絢爛璀璨的多彩燈光依附在此起彼伏的建筑上,如此“火樹銀花不夜天,疑是銀河落地來”的勝景,令人流連忘返、如癡如醉。據了解,去年,渝中區夜景照明工作按照“調色、分區、串形、控制”的總體原則,重點消除南北主入口的夜景照明“暗區”,強化石板坡區域、觀音巖區域的夜景燈飾,完善該區域天際線的夜景照明構架,進一步打造“山城夜景”新空間。今年,渝中區擬將對建成4年以上,主要采用LED燈具布燈造型的動感模式燈飾進行升級,提升樓宇夜景項目的品質。
“渝中夜景”5年換代升級
從2010年起,為了從整體上規范夜景燈飾,扮靚夜色,打造“山城夜景”新空間,渝中拉開了重塑重慶名片——渝中半島夜景照明總體規劃的序幕。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經過論證、比選,清華光環境研究院完成了《渝中半島夜景照明總體規劃》方案及“山、水、舟、林”、“九開八閉”的設計創意。
按照《渝中半島夜景照明總體規劃》要求,渝中半島夜景照明工作分為A、B、C、D、E、F六個組團分期實施。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結合區情實際以及半島夜景特點,對建設內容進一步細化,選定了256棟樓宇,分主題和基礎兩種模式共500余個項目進行建設,周期共5年。
“在具體的執行上,我們堅持分區、調色、串形、控制‘八字’標準,做到水際線‘水墨’打底,岸際線突出對比、注重統一,山際線嚴控亮度,天際線精致出新。”該負責人介紹,A、B、C、D、E、F六個組團中,A、C、D、F組團主要是住宅樓,以暖白光為主;E組團主要為公共建筑,以中性白光為主;B組團由外層住宅、核心公共建筑組成,外層為暖黃光,中間層暖白光、核心層中性白光。
2010至2012年,渝中區實施了渝中半島夜景照明的158個項目,其中,主題模式49個,基礎模式106個,城門城墻3個。經過3年建設,山城夜景逐漸發生了變化,“調色”改變了紛繁凌亂的燈光顏色,在色彩和亮度上統一,黃白兩色的均勻光色成為主導,“串形”則減少了原來簡單勾勒輪廓線條的燈飾造型方式,改為結構光效照明,并在樓體上做出“山、水、舟、林”造型。
夜景照明“暗區”顯璀璨
“在前3年建設的基礎上,近兩年,渝中區主要根據《總規》的要求及相關控制原則,以基礎模式(以泛光燈、投光燈等氣體放電燈為主,以渲染、漫射、投影為主要方式來突出展現建筑物本身的形態特點)為主要建設方式,同時對兩江濱江景觀照明實施改造加強。”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渝中區夜景燈飾工作堅持按照“調色、分區、串形、控制”的總體原則,著力消除南北主入口的夜景照明“暗區”,重點強化石板坡區域、觀音巖區域的夜景燈飾,完善了該區域天際線的夜景照明構架。
“過去不顯眼的石板坡金山大廈一帶變得璀璨而充滿活力;解放碑CBD的超高層建筑,樓頂燈光全部改為統一的白色光;洪崖洞錯落有致的燈光倒映水中隨水波搖動。”攝影愛好者溫園說,現在渝中半島夜景燈飾整體色彩很和諧,渝中大都市的氣魄在夜景中展現無遺。
今年升級打造夜景燈飾
“今年渝中區擬實施動感模式燈飾的提檔升級和基礎模式燈飾的‘查漏補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所謂“查漏補缺”,便是對渝中半島夜景燈飾已建成區域存在的形態串形上的暗區、斷點進行改造加強、補充調整。同時,渝中半島的動感模式燈飾投入運行已有三四年,LED燈具逐年光衰的問題使得整體夜景燈飾效果受到影響。為此,渝中區將對建成4年以上,主要采用LED燈具布燈造型的動感模式燈飾進行升級,提升兩江游視線范圍內樓宇夜景項目的品質。
除此以外,渝中區還將在較重要的A、B、C組團內,以滄白路北區路一線、和平路新華路一線為主要范圍,以突出建筑物夜間建筑形態為主要方式,改善和豐富山際線夜景景觀,實施組團內部的片區強化。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