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互聯網+”時代 挑戰的開始
摘要: 其實部分照明企業早已涉足電子商務,也算是與互聯網+沾邊了,但是截止目前為止,真正能夠利用信息互聯網技術和照明產業進行有機融合,從中盈利的企業幾乎沒有。
平臺建設是硬傷 技術實力不過關
當下的照明企業,無論是傳統的照明企業還是LED照明企業,產能相對低下,更多還處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離智能化生產還有相當的距離,就經銷商而言,無論是傳統的經銷商還是O2O電商,還沒有創建好自己的互聯網服務平臺。
就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調查所知,目前LED企業的電商平臺只是作為實體產業的附屬品存在,其平臺作用只是展示大于互動。而“互聯網+”時代,衡量一個企業的生命力卻主要看三點。首先看它是否“在線”,各項業務流程中,多少項“在線”了,關鍵流程是否“在線”,這衡量的是企業的互聯網化水平;其次,看它多大程度完成了“互動”的理念,多大程度上能“遵照”用戶的反饋來優化自身的產品和服務;最后,要看這家企業在非業務線性流的其他節點上是否“聯網”,是否與全網發生著互動與交換,并因此產生新的流程和服務。
就目前來看,真正做到以上三點的LED照明企業屈指可數。就如江門明奧光電總經理陳啟下先生所言:如何讓互聯網在照明行業中得到更廣泛和更深層次的應用,在需要各種技術(例如物聯網技術、各種傳感器技術、線上線下相連接等)支持的同時,更需要每一個從事照明行業的人具備“互聯網+”思維,對生產、銷售和服務的模式不斷改進,從而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