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展開跨國收購 全球LED格局重心向中國偏移
摘要: 2015年,照明行業不平靜。年頭,眾巨頭“瘦身”消息頻傳震驚業內;年中來臨,金沙江創投牽頭收購Lumileds,CEC收購普瑞光電,飛樂音擬收購歐司朗燈具業務,國內相關企業收購國際照明巨頭相關業務的系列報道同樣掀起業內一片議論聲。
2015年,照明行業不平靜。年頭,眾巨頭“瘦身”消息頻傳震驚業內;年中來臨,金沙江創投牽頭收購Lumileds,CEC收購普瑞光電,飛樂音擬收購歐司朗燈具業務,國內相關企業收購國際照明巨頭相關業務的系列報道同樣掀起業內一片議論聲。
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照明行業以及與之相關的全球LED格局正在經歷一場巨大變化。阿拉丁照明網專題采訪了全國多位業內人士,或有觀點認為中國企業固有的成本基因與價格戰,令收購帶來的全球展業變遷未必起到積極作用;或有觀點豪情感嘆“未來的LED行業將是中國人的行業”!
無論巨頭瘦身,還是國內企業并購,我們看到國際巨頭剝離利潤低板塊,專注高利潤業務,而中國企業恰需借助國際巨頭打破專利壁壘,尋找出海口……這些事件預示著什么以及未來全球LED照明將走向何方?
并購加劇 全球LED格局重心向中國偏移?
資料顯示,全球LED產業群集中于歐洲美洲地區,主要由美國、德國為代表;亞洲地區日本在技術市場方面占據主要地位,技術先進;韓國、臺灣緊緊相隨,大踏步轉向上游產業。從LED產品市場份額來看,幾乎95%以上均被日本、臺灣、美國、歐洲所壟斷,其中日本占51%,臺灣占21%,美國占14%,歐洲占10%。
隨著LED產業鏈競爭的加劇,2015年LED企業間的整合并購更加頻繁。工信部資料顯示,2015年預計LED產業整體并購金額將超過200億,規模5億元以上的并購案例將持續增加。
全球照明并購步伐加劇,似乎給中國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利好消息。
艾維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從峰先生表示,全球照明產業正在經歷一個大洗牌的過程,落后技術、落后產品、落后模式逐漸被淘汰出局。收購步伐的加速,推進了全球產業加速向中國轉移。中國有足夠的人力資源、足夠的市場空間、足夠的經濟基礎、足夠的產業保障等,所有這些都是全球照明產業向中國轉移的堅強后盾。這種轉移對國內LED照明企業是一種重大的沖擊,也是一次很好機遇。擁有先進技術,具備自主知識產權,清晰的市場規劃,良好的經濟狀況等,都會幫助企業在洗牌中脫穎而出,穩定發展。
而深圳市驊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文松先生看到了在這過程中,國內照明企業的崛起。他說,收購步伐的加速對全球照明產業的格局產生巨大影響,在節能燈時代,我們可以在超市的貨架上看到國際品牌和國內品牌不相上下,國際品牌還略占優勢局面,現在再去超市的貨架上看看,已經完全是另外的一種情景,國內品牌已占據優勢的局面。LED各領域技術的普及,和專利壁壘的弱化,技術優勢正在被制造優勢所取代。當然國際大企業依然掌握著這個領域的許多高端技術,并且依然會利用他們的技術優勢建立專利壁壘,但中國主導LED的時代不會太遠。
國內企業跨國收購照明巨頭業務 是福是禍?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LED行業將延續2014年上升勢頭,迎來新一輪的增長。預計2015年,國內LED產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產業規模達4500億元,增長率達到40%左右。中國照明行業快速發,照明企業有了更多的資本尋求發展的突破,而并購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
對于近階段國內企業陪頻頻收購海外照明品牌企業,業內人士有積極正面的看法,也有擔憂和疑慮。
一個企業一個品牌,如果沒有成熟的產業鏈支撐,長久發展就會成為制約瓶頸。中恒派威電源運營總監文仕先生表示,跨國收購,是本土照明企業快速走出去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收購,可以打破專利壁壘,其國際市場地位將得到更加鞏固……
此類并購對全球照明行業的影響顯然是積極的,深圳市飛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沛先生表示。首先是格局上來看,照明設備作為一個行業,創新中心和產業中心從歐美國家轉移到中國來從一個趨勢變成現實,PHILIPS、OSRAM、GE為代表的傳統照明時代將會很快結束。“這個影響將會非常深遠,但無論如何都是積極的和正面的。”
也有業內人士對這樣的并購表示擔憂。
杭州鴻雁電器有限公司總裁王米成先生表示,照明產業越來越集聚到中國,而中國企業固有的成本基因和做大沖動,可能會加劇同質化趨勢和價格戰的慘烈程度,對全球LED產業格局未必是件好事。
金沙江創投牽頭收購Lumileds逐漸落地,CEC收購普瑞光電從傳聞變為實際,而飛樂音響是否能成功完成對歐司朗燈具業務的收購,當下還未聽到確切消息。當知名的國際照明品牌都轉而由中國老板撐腰,照明人士希望看到的是“未來的LED行業能否是中國人的行業”。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