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企業知識產權調查 這個真相居然是……
摘要: 隨著技術發展,LED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產權和技術壁壘逐漸成為競爭的主要模式。2008年至今,LED行業已經先后遭遇4次337調查,涉案中國企業達到20余家,涉及的技術領域包括芯片、封裝,并逐步向應用設計領域轉移。
從LED企業技術來源看,自主研發是技術創新的主要途徑(如圖3.3)。國際合作和國內合作等選擇較少,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有國外技術輸入的可能性,八成的國內企業一般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從訪談的佐證來看,LED照明應用企業的產品主要以OEM為主,或者通過進口、購買相關的原材料,通過組裝和再設計,生產最終產品,通常涉及到自主研發的技術為電路設計、光學設計等應用層級技術。
圖3.3 LED企業技術來源
2、知識產權意識提高,個別匹配程度較差
LED企業均有知識產權申請和布局,這表明,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在不斷提高,其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數量所占的比重較大,占總授權專利的70%以上,整體專利質量較高(如圖3.4)。具有國外專利申請的企業占總被調研企業的40%。在商標申請方面,具有商標申請的占總被調研企業的76.7%,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圖3.4 LED企業專利授權類型布局
從企業個體專利擁有量上評估,LED照明企業專利分布并不均勻。在被調研的LED企業中,發明專利擁有量為0的企業,占總被調研企業的30%,提出專利申請但是未被授權,是被調研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50%的被調研企業發明專利擁有數量在1-10件之間,比重最大。發明專利擁有數量在11-30件之間的企業占比16.7%,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00件的企業占比3%。另外,企業的發展規模和發明專利擁有量并沒有明確的聯系,有三家規模超過300人的企業,并沒有有效發明專利。
3. 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專業化,技術人員是知識產權管理主力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一般歸屬于知識產權部門、法務部門、技術部門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從調研的結果來看(如圖5.4),法務部并不是知識產權管理機構設置的主流,48%的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是由技術部門管理,主要是基于專利與技術的關系的密切程度的考慮,技術的檢索、研發、以及規避 設計均由技術部門進行,并指定全職或者兼職工作人員,管理專利流程。
圖3.5 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分布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