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波:未來兩年線性恒流IC市場份額將達40%
摘要: LED產業鏈條各環節競爭的不斷加劇,催生出一些兼具低成本及高性價比優勢的高度集成產品,其中CSP、線性恒流驅動IC(線性IC)在業內的呼聲最為高企,而線性恒流驅動IC已率先擊破各瓶頸,進入實質性的應用階段。
LED產業鏈條各環節競爭的不斷加劇,催生出一些兼具低成本及高性價比優勢的高度集成產品,其中CSP、線性恒流驅動IC(線性IC)在業內的呼聲最為高企,而線性恒流驅動IC已率先擊破各瓶頸,進入實質性的應用階段。
目前國內研發線性恒流驅動IC的企業并不少,其中深圳市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這一領域的發展較為亮眼,迅速占據市場份額,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在近日采訪了明微電子市場總監趙春波,了解線性恒流驅動IC的發展現狀及企業的發展方向。
線性IC優勢日漸顯現
鑒于部分人對于線性恒流驅動芯片了解并不多,趙春波首先簡單分析了它的優缺點:“它的主要缺點是燈珠電壓受限制及輸入范圍相對窄;但其優點突出,線性恒流方案方案簡單、容易生產,可以實現全貼片,易于自動化、批量化,所以生產的人工成本低。隨著燈珠成本慢慢降低,使線性恒流方案相比非隔離電源在某些功率段更有優勢。并且線性恒流方案的客訴異常非常少,降低了售后服務的成本。”
另外,相對于開關電源,線性恒流驅動IC實現的智能照明控制更簡潔。但智能照明市場還需要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才會升溫,緣由于智能照明需結合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才能真正普及,現階段更多是一個概念或是初期發展,但無可否認它是一種趨勢,“明微電子也一直在做智能照明的技術儲備,并且已有一部分開發產品推向了市場。”
據了解線性IC在前幾年已經推出,但是市場一直不溫不火,趙春波認為其受到觀念、應用環境、市場、價格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曾使用開關電源的用戶對線性IC有排斥心里,轉變這種觀念需要一定的時間;二是目前的線性IC對于一些輸入電壓范圍窄的市場并不適合。目前的技術其實可以實現寬電壓范圍,但同時其他性能會變差,如:PF值低。但相信這只是技術在進步過程中的一個過渡產品,未來這一技術會被突破。三是在一些應用場合還是需要外置電源,線性恒流方案要做到100%完全取代開關電源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其中封裝廠家的“不愿意”也讓線性恒流方案的發展進程緩慢,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封裝高壓燈珠會使燈珠用量相對減少,整體利潤比普通燈珠低。但是近來大企業相繼推出大功率高壓燈珠,牽起大廠效應,產量隨之提升,逐漸壓低了燈珠成本。“價格始終是最終的導向。”趙春波說。
“目前線性IC的市場份額在15%左右,雖然占比不多,但是上升趨勢很明顯,特別是在大公司的導向性作用下,不少企業已經在嘗試使用線性恒流方案,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未來兩年內市場份額可達到30%-40%。”。趙春波非常看好線性IC的發展前景。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