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工業照明和農業照明,好像你們也有興趣?
黃如金:工業照明暫時沒作為重點。農業照明是我們的重點。農業照明做好的話,是個利國利民的大事,可以解決了糧食的數量和糧食安全的問題。這個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剛剛起步,還在摸索,國外雖然做的很成熟,但國內整個農業照明都在起步階段,普及階段。一千七百萬大棚,真正用了農業照明的,說一千畝,可能都多。我們也想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成本降下來真正能讓一般的農民都能用得上農業照明的產品,提高他們的收益,減少化肥、減少農藥的使用,最終達到增加收益。我們計劃是3到5年逐漸把它普及開,真正做到利國利民的效果。
阿拉丁:農業照明現在還有哪些技術難點?
黃如金:農業照明是一個多學科結合的問題。植物生長主要是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在光的作用下形成有機化合物。第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樣的光可以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個大家研究得差不多了。但具體植物的不同階段還是有不同的。第二個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水和二氧化碳怎么補充比較合適?光除了可以促進光合作用之外,可以調整植物什么時候開花,什么時候結果。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得還不夠細。關于光合作用的細節,我們現在只知道以紅藍光為主,能夠促進光合作用,但不同植物是不太一樣的。其他光:紫外、遠紅外、黃光等不同的光本身怎么跟植物發生作用,很多東西值得研究,外國研究得好些,但國內研究很空缺。光的問題解決之后,還要解決二氧化碳,解決水的問題,解決溫度,解決土壤的酸堿度,還有各種微量元素的供給。就是綜合起來要做的研究。最終達到精準的控制,我要它哪天開花,它就哪天開花,要它什么時候結果,它就什么時候結果。
我們現在跟華南農業大學合作了產學研基地,今年投入了600萬的資金籌建了聯合實驗室。華農出技術和研究人員,研究的議題就共同來確定。聯合實驗室還沒建好,大概春節前后可以建好。聯合實驗室要建2個實驗室,一個是全封閉的,做系統研究。另外一個是搞一個大棚式的,大棚式的就為這些設備做普及。
阿拉丁:這個方向挺好的,但可能研究的周期會比較長。
黃如金:葉菜的周期是最快的,30天一個周期。做一個研究,要把其他的因素排除掉,快一點的,至少也要經過5輪的試驗證明。中間還有失敗的,還有待調整的。所以整個研究是相當費時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