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在LED行業不容易。新年應有新氣象,您認為從哪些方面展現新氣象?
文尚勝—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個人建議:做人要有底線,做事要有底牌。未來幾年,從事LED行業,必須有自己企業的底牌(優質優價的王牌產品)。再拚低質低價,絕無活路!建議盡快走路!貪多求大,不是上策,要肌肉型增長,不要肥肉型增長。
袁城駿—集思光電:
肌肉該與脂肪同在。我看都不敢看,反正太便宜肯定沒好貨就是了,封裝大佬們也參考木林森的東西,甚至某些臺資封裝大企也叫他們代工,你想都想不到。肌肉與脂肪同在,先看一個小現象,全產業鏈,小弟還沒站那么高。
林韶東—HPI(廣州)照明設計:
布局全產業鏈?木林森這類企業有能力嗎?注定要失敗!我看過他們的戰略構想,真是找死!那就放眼看吧!代工?也只是代工!說的是全產業鏈。
王敘—聯宏精密—科拓光電:
低端產品,仿照容易,國內專利權,根本無意義,所以大家都不想研發。如果國家對專利的保護加強,大家都想開發屬于自己的產品,專利是可以激發創造力的。高端產品看能力,也要看金錢,低端產品,只能靠保護。
文尚勝—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中國企業沒有能力做強,遇到發展瓶頸時,就盲目追求大而全,高校也是一個樣!這樣的企業和學校,永遠不會做成偉大。若有政府資金或股市資金支持,完全是找死的節奏!何須放眼看?中國的LED企業,包括N多上市公司,有誰有定力平心靜氣搞產品研發?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是中國企業的共同特質。
沒有產生微軟與蘋果的土壤,妄談誕生偉大的企業,談何容易!沒有尊重知識、尊重原創的基因和傳統,僅憑高喊幾句保護專利的口號,然并卵!
羅正林—點燈經理:
個人見解:今天是殘酷的,明天更加殘酷,后天是美好的。但決大多數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為了活到后天。我們要穩健發展,因為后天很快就到了。我們要著實分析需要與需求的區別。人民幣進入國際貨幣籃子和習大大說五年內要500萬人進入小康。這就是我們生意人的希望。
文德—杰力賽照明電器總經理:
個人認為,在這個同質化的年代,誰能不斷開發出新的賣點,做出有特色的燈具出來,哪怕行業再怎么不好,他也能生存下去!生存靠走量,利潤靠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