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玲—北京工業(yè)大學教授:
我學生做的雷達感應燈,我在院子里裝一個,幫他高價賣出百余盞,產品和市場結合才行。
汪洋—中科院長光所:
把領導安排的工作做好的前提下,我個人的研究方向主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zhàn)場,克服市場和科研兩張皮的問題,做點大家都需要的事情:1.在健康照明,農業(yè)照明等交叉學科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為實際應用提供理論支撐;2.搭建一個光生物學的網絡互動平臺,用于相關信息查閱與共享;3.為我兒子設計一款健康照明燈具,滿足普通老百姓的個人需求。
其實照明市場非常大,只是很多人做慣了復制粘貼的工作,你會,他也會,上來就想產品怎么降成本,降低成本就那幾條道,最后就是同質化。我一直堅信市場引領,技術驅動,要組合拳,才能在當今的市場中有一席之地。
蔣超澤—ledil中國副總經理:
分享一個最近碰到的案例吧!某企業(yè)抄襲了一款產品,數據標稱得比原配還靚麗(具體怎么樣,我們都知道的),可是最近好像變性了,說不想抄啦,求我把最新的技術和方案給他。他原話是這么說的:“抄的是便宜一些,是快捷一些,在普通的市場可以賺個快錢,可是想把品牌鞏固升華為質量品牌,碰到大大瓶頸啦,哈哈”。
知識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沒有原創(chuàng),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后面,永遠成長不成好企業(yè)。
楊誠—勵測檢測:
不過從產品認證的角度可以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重視產品質量了!以前很多企業(yè)為了拿證而拿個證,現在越來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在主動去了解標準要求,從設計開始就考慮標準要求,這個思路才是對的!
從目前檢測的需求來看,北美市場2016必會紅紅火火!前幾年12月份后認證會有幾個月的相對淡季,現在看勢頭不減!
蔣超澤—ledil中國副總經理:
楊總說的對,現在已經開始有部分企業(yè)重視這一塊了,特別是做北美市場的,對標準也已經開始深入研究,比如DLC,不單單研究DLC的能耗要求,不僅僅能源之星,還有部分開始研究配光應用了。
汪洋—中科院長光所:
新年愿望需要堅持從每天的小事做起,當目的可以被看到,當夢想不再那么大,當愿望沒有如此空,每天才能制訂出計劃去完成它,堅持計劃好每一天,少說多做,夢想才有可能變?yōu)楝F實。否則夢想就越來越遙遙無期,到最后,真的只是個“夢想”。
張國安—世界照明網總編:
站在媒體角度,我個人認為,LED光源競爭激烈,建議上游企業(yè)可以介入成品,走LED燈具化路線,先從離得近的,如面板燈、現代燈入手,功能朝藝術、功能、健康方向。
木林森已經跨出商照和家居照明的步伐了,性價比絕不是未來的出路。不知道布局全產業(yè)鏈會不會是木林森這類企業(yè)今后的發(fā)展趨勢。LED封裝大企業(yè)的肌肉是不是長到天花板了?所以布局全產業(yè)鏈也是勢在必行。當然一切還看市場,做產品也是為了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