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已近尾聲,照明實體店該絕地反擊了!
摘要: 實體店先從自身去找原因,能否在產品定價上重新考慮一下?廠家、經銷商、賣場的毛利潤非得這么多嗎?為什么不能行業內自我調整一下呢?從暴利調整到正常贏利應該不難,只是很多人不想。
經銷商也是如此,每個廠家的產品甚至是每種產品,不加夠毛利是不會賣的,定價時不是考慮公司的綜合毛利和綜合利潤率,而是按不加夠多少個點就會賠錢這樣簡單的邏輯進行產品定價。筆者認為,經銷商完全可以做到公司賺錢,而不是要每個產品都要做到相同的利潤率。
廠家呢?生產原料的成本、人工成本、市場費用、廣告費用、營銷費用、生產利潤、營銷利潤通通會對每個產品來一遍,產品還未開賣,就已經把所有利潤算完了,賣了多少只要乘以多少就是賺了多少,但筆者認為這樣還是有些機械,這應該也是同樣質量的產品,小企業始終能比大企業賣價便宜的主要原因吧。筆者認為廠家定價時應該在兼顧了上面所列費用的同時,也要考慮規模化生產和銷量所帶來的成本的降低,而真正的變成大企業的質量,小企業的價格,這應該是消費者所希望看到的吧。
2.線上價格便宜很多時候是假象
再說說線上購物的定價,前面說過,互聯網宣講的是線上比線下少了經銷商和賣場這兩個環節,所以價格便宜,筆者認為也不見得會便宜多少,甚至可以說不一定便宜。
線上的購物平臺和賣場有多大區別?產品想上去賣,是不是要交品牌入駐各項費用?做促銷、推廣是不是要買相關費用?想排名靠前是不是要交費用?刷單也有費用吧?這些亂七八糟的費用只會比賣場多不會比賣場少,這些費用不加到產品上,那就只有賠錢。
經銷商少了嗎?廠家如果只是自己去做線上銷售,覆蓋面能有多少?不是還要依靠線上的經銷商?只不過這些經銷商沒有叫經銷商而已,而是叫電商。有哪個廠家是由一個電商運作起來的?電商不要利潤嗎?
再有,線上的產品怎么送到你家的?當然是快遞,快遞一個件按5~8塊錢來算,很正常,廠家發到經銷商再發到賣場,也差不多就是這么多。這樣綜合來算,線上的價格會真正比線下便宜嗎?
所以,筆者認為線上線下的產品價格應該像國外一樣,不相上下。而如果真是便宜,那肯定是因為:1.線下經營的問題;2.線上廠家、電商虧本賺吆喝。3.廠家、電商和馬云是親戚。4.假貨。
產品的購物環境和氛圍
1. 線下要充分提供情感交流的體驗
在定價合理之后,接下來就是線下所說的購物環境和氛圍,也就是互聯網所說的產品體驗。目前線上線下所能達到的共識,也就這么一點:線上產品體驗感差或者無體驗。的確如此,人們在討論或者在線上購物時,往往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因素,那就是人這個個體,人畢竟是個有感情的動物,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的行為都離不開情感的交流。
前兩年,“宅男、宅女”這樣的詞匯充斥網絡及媒體,而這幾年很難再見到這樣的詞匯,因為即便是“宅男、宅女”自己,也不會認為這是正常人的生活狀態。特別是購物、吃飯,這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紐帶,很多時候,人們并不是為了買某一樣東西去逛商場,很可能是朋友、閨蜜長時間沒見,一起去逛逛,順便買了一些東西回來。在購物、吃飯的過程中,體驗了產品本身、購物環境,最重要的是滿足了人們的情感交流,一個下午或者一天就這么愉快過去了。
網上購物的女性偏多,容易受環境影響,這就注定了會一窩蜂的去線上購物,同時也就注定了過了這陣風之后,會重新走進商場和超市,畢竟,女性的購物天性和情感交流一樣都不能少。在買服裝時,喜歡有個閨蜜給建議;在買家電時,喜歡老公或者家人給意見;在買食品時,希望子女告訴她想吃什么;而在自家小區周圍買水果、買些必需品時,能和熟悉的大爺大媽們聊聊家常。這些都是面對著電腦所無法達成的效果。
2.線上線下走到了交叉點,兩者共存才是趨勢
從以上這兩點看,線上線下的洗牌就是到了這個交叉點上,廠家、經銷商、賣場、消費者通通走到了這個點上,已經有很多廠家、經銷商、賣場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反思,在產品定價上、經營上進行了調整,線下消費也開始了回潮。筆者最近專門去了諸如萬達廣場、百貨類商場、世紀聯華超市、沃爾瑪、華潤等賣場,發現在周五到周日,人流明顯增加很多。同時也咨詢了一些做的比較好的電商,周一至周四,電商的生意很火,周五至周日,電商的生意可以用慘淡來形容。他們給筆者的數據正好印證了筆者的判斷:周一至周四,人們喜歡線上購物,而周五至周日,人們更喜歡在線下購物交流情感。
線上銷售只是營銷多種渠道的一種渠道,并不是之前互聯網人宣稱的徹底顛覆線下營銷的一種營銷模式,既然是渠道,線上銷售依然還要遵循4P營銷理論,之前有人說4P被顛覆了,可以扔了,又總結出什么4這個5那個,即使有道理,但仍離不開最根本的4P,也就是: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
所以,線上也不要想著顛覆線下了,線下也不要被線上所嚇倒,既然互聯網顛覆不了實體,互聯網只是工具,線上只是渠道,那就洗牌、整合,線上更加專注于周一至周四的經營,線下更加專注于周五至周日的經營,實體+互聯網,只要定價合理,渠道分清,運作手法獨立,7日生意滿滿的,廠家、經銷商、賣場和消費者,又有誰不滿意呢?這樣還是符合經濟規律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