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期阿拉丁“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本周業界重大新聞點評。LED價格戰沒有贏家,不斯了?巨頭紛紛調整戰略,你還在紅海掙扎?室內轉戰室外,是大勢所趨?市場痛點是創新起點,你怎么看?……阿拉丁“光”點將一一為您解讀。
阿拉丁“光”點:照明價格戰,不撕了?
去年LED價格戰可以用“撕”來形容。木林森,森之戰橫掃全場,飛利浦最低燈泡價格沖擊全球燈泡業務。
從照明產業鏈最下游開始,價格下降,需要成本控制,封裝、芯片、熒光粉燈輔料,全面迎來降價潮,以支持最前端的照明產品價格下跌趨勢,維持企業營收。因此,去年不論大小廠,不管營收如何,利潤均嚴重萎縮。
價格戰已經觸底。是回升提價還是平穩發展?這是一個問題。經過這一波價格戰,潮退后,大家發現,飛利浦主攻醫療照明,歐司朗看重汽車照明,國內一些大廠要么注重汽車照明,要么跨界體育合作。似乎,新的一個發展格局已經初步顯現。
阿拉丁“光”點:巨頭齊調頭,你還在紅海掙扎?
去年,國際照明巨頭飛利浦開啟降價潮,科銳、GE等巨頭亦陸續加入這場價格戰,他們加入讓身處價格戰紅海的國內廠商為之一驚。同時木林森、佛照等一眾價格屠夫亦繼續創價格新低,國內中小型企業生存環境被擠壓,一大批企業死于價格戰漩渦。
然而低價戰略并未給國際巨頭帶來多大的利潤,反而是營收受價格戰拖累,造成一定程度的虧損。今年照明巨頭們紛紛轉變產品戰略,將重心轉到高毛利的細分市場,開拓新藍海。如,飛利浦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領域大展拳腳、歐司朗擯棄傳統照明渠道,專注車燈等利基市場,GE亦專注專業照明領域,晶元開拓IR\UV LED新藍海等,巨頭們陸續從低利潤的通用照明轉向高利潤的細分照明市場,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欣喜的是,國內LED產業鏈各端的廠商也開始跳出價格紅海,嘗試開拓新的藍海領域。國內廠商在新的照明時代能否掌握主導權?或許船小好掉頭呢。
阿拉丁“光”點:景觀照明市場的呼喚
經歷過2015年價格戰洗禮的企業,似乎到現在還心有余悸。企業也開始意識到,價格戰并非企業的必經之路,就連各大國際巨頭,似乎也不太愿意與中國企業繼續這樣血拼。此前大熱的“飛利浦2016年LED燈泡出廠價降至0.8美元”這一消息,飛利浦相關人員回應并非飛利浦官方發布,且不清楚此事。
然而,隨著LED產業的發展與成熟,通用照明領域的利潤確實已經所剩無幾。拋開惡意壓價不談,就產品本身以及產業發展來看,通用照明領域也已經到了短兵相接的價格拼殺階段。
從LED產業結構來看,想要改變甚至擺脫價格戰的泥潭,未來一段時期內,從室內轉移到室外,是大勢所趨。目前戶外照明的利潤普遍要比室內照明高,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土壤,去樹立有自己特色的產品與品牌。
阿拉丁“光”點:創新因子 是突圍舊有經濟秩序的法寶
科技的進步讓人越來越匪夷所思,喜出望外。在中國經濟“硬著陸”,市場需求疲軟的“新常態”下,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技術往往會成為市場的活躍因子,突圍而出。
蕭俊丞的LED植物工廠,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一方面LED的應用前景無限,其創新的應用幾乎可以通往科技的每一條大道,單單植物工廠的市場份額就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LED行業中通用照明的應用只是冰山一角;另一方面,在新舊經濟秩序激蕩之際,找準市場痛點,創造新的藍海,是這個時代的挑戰,也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