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6.18電商大戰已趨于平靜,種種跡象表明,眾企業為了狙擊電商獨吃蛋糕,也紛紛參與進來,把這天變身成“年中網購狂歡節”。無獨有偶,這也是華藝廣場的采購節,由其引發從而帶動星光聯盟、佰盛等賣場的跟進。
各大賣場打造的采購節,除了比平常里多出一些獎品與折扣外,一些廠家為配合賣場提升銷量,也推出了不同爆款吸引人流。在燈飾照明行業,這亦是硝煙彌漫,雷士、佛照、美科、琪朗、金達等眾多品牌紛紛參戰。于是乎,運用爆款提升銷量在行業中悄然的蔓延,爆款營銷思維也走進各大品牌策劃案中,進行各種角力和協作,在暗地里展開著……
打造爆款是把“雙刃劍”
不跟上這波潮流,企業很有可能面臨出局的危險。日前,筆者在走訪市場,驚奇地發現大部分商家打造爆款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收效也各有千秋。
一、銷量爆款
意指目前推出銷量最好的產品,通過打造爆款吸引更多人氣。譬如美科通過大量市場調查,選擇將塑包鋁球泡A6010W作為爆款,這種銷量很高、供不應求的產品,因從眾心理會吸引到更多買家,制造出更多盈利。
二、概念爆款
意即把概念型產品通過特價爆款的形勢,測試市場反應。以品信燈飾為例,2016年古鎮燈博會期間推出最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統套裝,并通過特價爆款的形勢強勢推廣。通過誘人的體驗價格讓更多的經銷商和消費者了解,消除概念產品的距離感,為后續打造真正“爆款”做鋪墊。
三、特價爆款
意某些廠家為清理庫存,將滯銷品以特價方式甩賣,短期內形成低價爆款。這確實可在短期內起到清理庫存的效果,但也會面臨因過氣而無人問津“尷尬”。
綜上所述,不禁讓人反思,當靠爆款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眾多用戶眼球,每件爆款的背后,最重要的就是預測選品搭配、如何定價、怎樣和供應商聯絡、進行二次銷售等,要時刻注意供應鏈問題,另外預判錯誤后留下來的積壓貨品也可能會拖慢企業發展步伐。可見,爆款的引爆力量,依然是一把“雙刃劍”。
回歸產品才是本真
產品才是爆款大熱的本質。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的“道與術”來解釋更為貼切。即產品為道,營銷為術。術合于道,相得益彰;術悖于道,各見其害;有道而乏術,不能盡其長;精于術而乏道,亦不能長久;只有精于術而明道者,才乃高人也!
“高價賣不起量,低價賣不出品質品牌。”這成了目前經銷商最大的困惑。“除了爆款促銷,還會在新品上市,重點節假日上開展促銷活動。可見爆款只是手段,打造品牌才是目的。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品質的今天,產品本身才是王道,不管通過什么方法打造的爆款,沒有過硬的品質,都將變為過眼云煙。”金達照明負責人表示。
要做自己的東西,主動打造爆款。自己打造產品有兩大優勢:一是獨特性,別人無法簡單復制;二是優質性,做自己的品牌,全程把控產品的質量,更易獲得消費者的信賴。爆款說到底還是先做個噱頭,用品質留住短時吸引過來的客戶群體,形成粉絲效應,提高品牌知名度,才是長久之計。
線上線下融合,從取代走向互補
不論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本質上都是要實現企業做實、實體企業做強。只有虛實結合,才能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在剛發布的618大促成績單中,燈飾照明產品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是歐普照明、雷士、飛利浦、月影凱頓,松下。
建設無縫渠道,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以雷士為例,除了LED技術轉型,還建立了O2O線上到線下營銷體系,將重心向互聯網轉型,建立數字化的營銷系統。為了能使電商與傳統門店共同繁榮,雷士照明力爭把線上線下品牌優勢結合起來,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引流,對傳統營銷方式進行升級變革,發揮實際門店銷售體驗和服務優勢。通過借力移動互聯網優勢,能夠進一步協助經銷商深耕市場、服務廣大消費者,進一步提升線上線下服務能力。
只有打通電商、物流、售后服務、營銷、大數據等線上線下體系,才能真正實現實體虛擬一盤棋,做到優勢互補、齊頭并進。走得慢不一定就是壞事,更重要的企業能夠在浮躁氛圍中,沉淀自己,不斷創新,做出對社會更有價值的事情。
爆款產品眼花繚亂,宣傳手段層出不窮,引起行業對“爆款思維”的思考:是價格戰?還是放棄品質沖銷量?看似簡單的背后,實則是營銷學運用,也可是一種戰術應用——將價格因素放大。那么如何定位爆款?利潤如何設定?二次銷售如何保證?請聽業內人士的心聲。
模式+爆款+跨界=決勝之道
阿理燈燈董事長曹銀華
阿理燈燈所理解的爆款(平臺團購、平臺特賣產品)前面要加兩個字,全名是品牌爆款,其以品質和性價比為導向,產品大多會選擇以家居燈飾為主打。
目前在阿理燈燈的三大版塊里,有兩大塊和爆款有關,一是每周二的團購,預計這塊銷售未來將占比重達30%;除了要推爆款,其它營銷方式還有很多,每一個都在嘗試。
未來燈飾行業不會再有暴利,家電行業就是燈飾行業的未來,而且已經過了單打獨斗時代,未來就是平臺化時代。今年上半年傳統企業是有壓力的,抱團+互聯網+資本無疑會促使業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