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行業電商經歷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后,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也出現了重大分歧。在“電商黑馬”品一照明倒閉的背后,一大批照明電商企業都在反思,未來出路究竟在哪?
不可否認,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有其優勢亦有其弊端。整體來看,行業人士對“電商乃未來趨勢”并無任何異議,此番責怪“馬云”,歸咎電商,實有推卸責任之嫌。
筆者認為,照明企業在認清電商發展問題之余,還需更多從自身角度出發,找準問題根源,汲取經驗教訓,少走彎路,明確未來前行方向。
傳統照明品牌:
保持產品優勢保持實體優勢
進入互聯網時代,照明企業積極踐行“互聯網+傳統產業”,布局電商事業,如歐普照明在2015年以1.218億元連續三年蟬聯“雙11”家裝行業第一;雷士照明也全力推進O2O發展,向互聯網轉型;與此同時,佛山照明、三雄極光、華藝照明等知名品牌企業都極為重視電商事業。
近年來,一些傳統品牌企業發現,電商運營成本壓力持續加大,電商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甚至利潤難以維持電商本身運營。傳統品牌或并未被電“傷”,卻也在困惑:出路在哪里?
首先,傳統品牌企業要繼續專注產品研發、生產,保持實體線下優勢。經過多年發展,傳統品牌企業現已擁有成熟的線下渠道,這是極其穩定、持續的營收來源,也是傳統品牌企業在激烈的電商競爭中最為堅實的“靠山”。同時,傳統品牌企業產品品質更有保障,在行業擁有較高品牌知名度??梢?,實體產業依然是傳統品牌企業的優勢所在。
少坤智能董事長王坤生表示,傳統品牌企業不能忽視互聯網及電商。對此,上海綠源電器常務副總裁羅權興就認為,純電商品牌影響力難以與傳統品牌相比,這也是“為什么傳統品牌企業做電商銷量更穩定”的原因所在,它們多擁有一定的、穩固的線下用戶群。
其次,傳統品牌企業要積極擁抱電商,擴大客戶源,提升品牌線上影響力?;ヂ摼W是時下不可忽視的趨勢,傳統品牌企業理應順應趨勢,積極布局電商渠道,為品牌拓展其線上知名度做出努力。據歐普照明2015年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4歐普照明電子商務營收52214萬元,占總營收13.67%。陽光照明《2015年年度報告》則顯示,電商培育業務進展緩慢。
作為傳統照明品牌電商巨頭,歐普照明2014年電商業績營收占比為13.67%,而其它實力品牌電商營收占比均在10%以下或更低,可見電商業績僅僅是企業龐大營收體系中的一小部分。
盡管電商運營成本較高,傳統品牌也不應放棄電商事業,而應在關鍵節點牢牢抓住電商機遇。廈門視貝科技副總經理韋淑蘭介紹,傳統品牌企業發展電商要充分發揮傳統優勢,而視貝在線下也有長期積累,通過O2O模式,致力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純電商企業:
完善線下實體穩定線上用戶
“品一照明倒閉事件”給純電商企業一記警示:未來之路該如何走?我們看到,純電商企業首先在產品方面,難以掌控,依托于人;在線下方面,資源甚微,建則成本見漲,不建則優勢銳減;在品牌方面,由于宣傳途徑過窄,很難形成更大的市場影響力……
為此,“迷茫”、“徘徊”是不少純電商企業的共同心聲。對此,佛山倍特光電總經理梁春光表示,在巨大的經營成本壓力以及激烈競爭壓迫之下,不少受制于天貓等綜合電商平臺的純電商企業已經選擇退出。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及體驗服務等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去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并保持穩定的用戶群”,成為當下純電商企業努力的方向之一。與此同時,純電商企業要積極完善線下實體,為線上用戶提供更佳的體驗及服務。純電商企業在線下實體資源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可選擇逐步建立線下實體店,或與擁有線下渠道資源的行業垂直電商平臺合作等。如今是純電商企業實現轉型的關鍵期,純電商企業既要穩定原有線上用戶群體,還要通過線下實體進一步挖掘線下潛在消費者,為電商發展增添動力。
歐曼照明網絡營銷經理林德明認為,2016年也許就是行業垂直電商平臺的風口,由于照明行業的特殊性,離不開線下實體店的支持。佛山倍特光電總經理梁春光透露,可以肯定的是,純電商企業已經嘗到了“無體驗、無售后”的苦果,所以,著手建立實體體驗店、加強售后服務能力等,是當下純電商企業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此外,行業人士認為,除了完善線下實體,穩定線上用戶資源,純電商企業要想不受制于電商平臺經營約束,還需提升其線下業務板塊,為自身發展增加更多的“籌碼”。
評論:
電商不濟?低價惹禍?
達美燈具淦宗桃:其實不只是電商,實體渠道低價競爭也必將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以市面上單品流通量最大的兩寸半筒燈和三瓦天花射燈為例,雷士、歐普、三雄極光賣15元左右,達美、嘉美賣12元左右,這些企業至少都有員工社保、企業納稅、產品認證等,這是最基本的成本微利定價!
但是,佛山南海立馬有8元的企業出來沖擊市場,古鎮圈子更有5元的“爆款”產品出來搶占渠道!試問:一款正常合格的兩寸半筒燈和三瓦天花燈,認證驅動、合格芯片、標準殼體,到底是多少成本?這都還沒算員工、財稅、運營、售后成本。實體渠道,工商質檢監管不力;電商渠道,更是無規則,無底線!
新特麗商學院院長鄒輝:在中國,最賺錢的不是廠家,也不是商家,而是平臺。生意好,加租無商量;生意不好,那就換品牌!
金鑒檢測營銷總監米蘭:在LED行業風光無限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品質風險。當前,無論是外資LED廠商,還是本土LED企業,都遇到了相同的困擾:LED硫化問題。
子彈俠客:當下實體經濟下行,能吹的比能做的活得滋潤,但虛擬經濟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致所有在實體經濟發展的同行,好好地活著。LED年代,企業比傳統燈具時代承擔的風險更多,驅動、芯片、散熱、生產過程控制、燈具結構等。
與傳統燈具時代真不一樣,建議生產廠家練好“內功”。LED燈是個技術活,若技術不到家,產量越大,風險越高,存活期越短。共勉!愿品一照明順利渡過難關,年輕沒有失敗!
北京-東鵬照明-祖亞輝:建材超市亂收費,被電商取代!電商更是亂收費,也將會被新業態取代!但馬云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這就是他的優勢!不要責怪任何人,做好自己最重要,實體店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好服務大關,如此你肯定還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