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溫室、尼莫花園……又新又炫的未來農場技術,讓農夫務農還得學會“上天下海”。農業(yè)3.0技術若全面普及,提升糧食生產效率,全球糧荒可望有解。
特制LED燈讓葡萄安心生長
新世代創(chuàng)業(yè)家-茶籽堂創(chuàng)辦人趙文豪將創(chuàng)思維注入傳統(tǒng)產業(yè),成功翻新農業(yè)品牌。

燈火通明的溫室葡萄園里,清瘦黝黑的王禮深,口中聊著種葡萄的三十多年時光,手里卻閑不下來,忙著四處拔除葡萄樹上多余的枝葉。
在盛產葡萄的彰化縣溪湖鎮(zhèn),占地一甲的葡萄園是父親留下來的家產。花了60萬投資的溫室,就是多年實驗累積而來的秘密武器。
可拆卸的帆布屋頂,搭配園里的LED燈,為葡萄樹擋風又補光,才讓葡萄園可以一年兩次收成。
但帆布屋頂什么時候開關、怎么搭配溫、濕度,全都是學問。LED燈放在哪、怎么照最省電,光是實驗階段就耗時三年。
十多年前,王禮深偶然發(fā)現(xiàn)有路燈照過的葡萄長得特別好,因此開始把水銀燈、螺旋燈放進葡萄園。
有了燈照,葡萄的質量開始好轉,王禮深卻也面臨電費飛漲的困境。他找來研究機構合作,就是要打造最適合為葡萄催生、催熟的LED燈。
現(xiàn)在,他的葡萄園里依舊一分為二。
葡萄樹之間,一邊掛滿了螺旋燈,一邊用的是LED燈,只為找出葡萄生長的理想狀態(tài)。
實驗的結果,LED燈的電費大約只有螺旋燈的十分之一。不僅電費便宜了,改良后的LED燈也不像螺旋燈那么怕水,省了維修的煩惱。

LED燈只是溫室的一環(huán),溫度、濕度控制,都是影響農作物生產的關鍵。
除了葡萄,研究機構也在研發(fā)改良草莓、松茸等高單價作物的生產環(huán)境,像是溫度、濕度控制及生產過程,都能更自動化。
“有機農業(yè)是未來的趨勢,”研究機構溫室系統(tǒng)技術中心代主任黃添富指出,未來將以整廠輸出為目標,希望能將打造溫室的技術出口日本、關島、夏威夷等高單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