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沖擊下照明實體店的護城河在哪?
摘要: 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在實體與電商的PK潮漲潮落期間,或許我們看到的將是“千舟沉底數帆過,萬樹病枯幾木春”,生與死,成功者寥寥,裸泳者沉尸將遍布落潮后的海灘。“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遺留后的一絲絲線索,叫世人謹記。
消費者真實需求除了產品還有體驗。消費者購買燈具時更希望能夠看到實物,最好能擺在特定的布景之下,讓人感覺到燈安裝在家里的實際模樣,加上專業的推薦與售后服務,更能提高成交率。成都八益燈具城三雄極光總經理吳榮強就表示,大部的消費者在購買燈具時,會仔細篩選,最終會選擇在實體店購買。
燈具屬性決定了電商道路不好走。長沙市原色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劍鋒認為,“電商的優勢主要是價格低,受眾面廣,售后不到位。但燈飾照明產品大部分屬于高值低頻產品,消費者買了一次可能再也不會進店消費第二次,靠降低利潤、提高排名賺取的知名度和銷售額不能維持電商的長期發展。實體店主要是實體展示,當面成交售后服務到位,大家電的售后一般有品牌廠家維護,但是照明行業還沒有發展到家電行業的完美售后,所以選擇實體店消費更靠譜。”
電商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企業發展電商,需要專業的人才,擁有良好的運營團隊和推廣策略,而這些費用真心不比鋪設傳統渠道低多少。對此,廣東俊朗松田電器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盧毅江補充到,“照明及電工產品因其行業屬性,與消費者購買習慣有關系,更多需要實體店的體驗,電商方面不是想象中容易操作。最大的問題就是電商對價格體系的沖擊,需要嚴格控經銷商在網絡渠道的經營,把控價格體系,規范網絡運營。”
右派
電商順應潮流
雖然左派的論據充分,但是對燈飾照明行業而言,眾多廠商已經把電子商務作為未來前瞻性布局的渠道,嘗試各種模式和思路拓展延伸,已對線下實體店造成巨大影響,也是不爭的事實。
消費者從電商得到實惠。或許體驗沒有實體店那么好,但電商能以如此迅猛的速度成為整個行業繞不開的話題,總有它的可取之處。便捷、種類豐富、價格便宜的電商總會吸引到一部分追求快時尚的消費群體。
全新時空優勢、減少庫存,密切用戶關系。與傳統渠道最大的區別是,網絡銷售將時空延伸,可以最大范圍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也最大限度滿足了廠商的產品推廣和供應。另外通過網絡將一線需求信息直接傳遞給企業決策生產,減少中間環節,有利于企業減少庫存,降低交易成本,拉近與消費者距離。無怪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電商的行列。
中間派
互補共贏 高度融合
從左右兩派的觀點可以看出,實體店和電商各有優勢,二者無法互相取代。正如冠雅照明董事長陳少藩所言,實體經濟和電商經濟的PK論本身是個偽命題,互聯網經濟不是簡單的線上經濟,而是實體經濟和電商虛擬經濟的完全結合,離開誰都不能完全的成功。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今天,誰也無法回避互聯網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反過來互聯網要發展,是建立在實體經濟為載體的基礎上,故只有線下實體和線上電商完全的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益。
消費習慣已發生改變。隨著品牌的發展逐漸成熟,消費者更趨于理性,現在買燈的模式大部分都是先通過線上對比發現合適的燈具產品,再到線下實體店體驗產品性能和完善的服務,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改變,要求企業跟隨市場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對此,中山市半導體照明行業協會秘書長涂巧玲表示,行業的發展需從實體經濟到電商,又從電商回歸到實體,未來的發展趨勢應是實體經濟與電商高度融合,最終的目的是滿足消費者需求,也只有消費者才有說話權。
線上線下模式互補,有沉淀的品牌機會更大。羅姆尼光電系統技術(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彭銀水認為,產能過剩、同質化現象嚴重,加劇了行業洗牌的速度。從目前實體店和電商經營的情況來看,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模式,同一家企業兩者做到一定階段必然是互補的關系,而且前提是企業在兩個方面至少有一個方面做強的前提下才更容易做到線上線下互補模式(更像O2O模式),今后只有較長時間沉淀的品牌存活下來的機會更大。佛山市卡西洛電氣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江河也表示,不管未來卡西洛上不上電商,都要保證盈利,保證品牌的穩定,才可以尋求出路,贏得行業里的一席之地。
結語
網絡時代已經進入信息碎片化時代,不論靠做實體店,或靠京東、天貓等電商等銷售渠道都難有超越,企業唯有做好產品,并且精準定位產品市場, 找到產品的差異點和特定客戶群體,滿足市場的差異化需求,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