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市幾乎是所有企業的總部,但是科技制造業因為群聚配套效應與生產成本的考量,他們會散布在首爾周邊地區,京畿道水原市幾乎是三星城,所以有一支韓國足球勁旅水原三星隊在亞冠比賽時常常是廣州恒大的對手。
如圖所示,韓國的一級行政區有“道”、“首爾特別市”與幾個“廣域市”,京畿道環繞在首爾周圍,有點像江蘇與上海的關系或是臺灣與臺北的關系,京畿道里面的二級城市幾乎都是首爾的衛星城市,大部分的高科技與電子產業都在這些城市里面,三星電子與配套的廠家都在水原。
2006年我第一次去韓國拜訪的LED廠家Epiplus,后來改名Galaxy就在水原市,另一家LED公司Epivalley在廣州市。
三星半導體的晶圓廠位于京畿道平澤市,大家熟知的韓國首爾半導體在京畿道的鞍山市,LG Display在京畿道的坡州市有很大的液晶顯示器工廠,LG與SK集團合資的hynix半導體總部位于京畿道利川市,在稍遠的忠清北道的清州市有一個十二寸Dram晶圓廠。
這應該很容易讓人理解,我認識的很多韓國白領工程師幾乎都住在首爾,更高級的白領甚至住在漢江南的江南富人區,就是韓國鳥叔描寫的江南style,他們幾乎都是開車或通勤上班,所以這些衛星城市都在首爾的一小時生活圈。
韓國的高科技產業布局也幾乎圍繞著以首爾為中心,由高科技產業漸次到傳統產業,釜山市在韓國的南邊,是韓國第二大城,但是幾乎沒有高科技產業,都是傳統的紡織、汽車輪胎、石油加工、機械、化工等產業,當然地域的政治與文化也會影響整個產業的布局,所以樸正熙與樸槿惠父女的故鄉慶尚北道的龜尾市也是LG Display投資的重鎮。
大邱市是第三大城市,離首爾也有300公里以上,這里也是高科技重鎮,三星與LG在這里有重大的投資,2013年我曾經去拜訪過LG的關系企業喜星電子,喜星主要是向LG提供背光模組,當時韓國已經開始向我們買芯片與外延片做背光了,大邱市是LG集團背光模組的重要生產基地,我相信LG液晶電視里面的LED芯片也有我制造過的身影。
當然這里也是傳統產業升級的重點地區,大邱市是尖端高附加價值型纖維與時裝產業的重鎮,我猜想原因除了平衡南北差距外,跟中國大陸的國家領導人故鄉如揚州市或陜西省與臺灣的民進黨大本營臺南市一樣,韓國也是很傳統的東方社會,韓國幾位大統領如盧泰愚,金大中,金泳三與盧武鉉都出生在韓國南部或是大邱市附近也是在這里布局高科技產業的原因之一吧。
2、韓國的人文與社會觀察
接觸了很多韓國人,我發現儒家文化深刻影響著這個國家,導致這個地方的人等級觀念森嚴,上級對下級有無上的權威,而基督教的傳入與普及,讓這個國家處處充滿了矛盾,尤其在對待中華文化與中國方面,他們極力想跟中國切開紐帶與連結,由文字開始到漢城變成首爾的改變,為了現實又不得與中國親近,因為對中國的優越感,很多事情又不得不與中國進行切割。
韓國是一個幾乎沒有天然資源的國家,更不幸的是韓國又是夾在世界三個大國中國、俄羅斯與日本的中間,所以韓國有非常大的急迫感,他們急于求成的渴望比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還強烈,幾乎每個韓國人一生都在努力,外表的美麗漂亮與帥氣可以通過整形來取得,很多韓國的產品也是一樣,韓國的產品如汽車,3C或家電產品,外表都非常好看,可以很快的吸引你的注意,但是其他內在的東西就比較難了,所以他們大學拼了命也要進入SKY(首爾大學Seoul University,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與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出社會沒進入三星集團好像你就是人生輸家,所以各式各樣的考試補習班產值巨大,據說已經超過五百億美金,甚至我在韓國時,電視上的美女補習老師穿著的像明星一樣的在上英文,數學甚至物理課,連我都不自覺的透過美女老師講述的節奏在學習。
每次去韓國,我感覺這里的人好像一生都很累很努力,這樣的拼命,極端用力的拼搏,最大的后果就是后繼無力,就像他們喝酒一樣,有酒膽沒酒量,可以跟你拼酒,但是后面往往后繼無力的醉倒了。
這樣的民族性很難完成偉大的作品,因此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各個領域里面幾乎沒有韓國籍的大師,音樂除了流行音樂沒有大師,藝術沒有大師,文學也幾乎沒有,科學方面,曾經一度韓國寄予厚望的首爾大學黃禹錫教授,因為干細胞研究成果造假,最接近諾貝爾獎的教授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引以為恥的騙子,所以到現在韓國或韓裔的諾貝爾科學獎為零。
韓國人為了完成一件事,有時候也會做出極端與不擇手段的事,只要成功了沒被發現或揭發,他們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想想看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賽,想想韓國跆拳道的愛國裁判,想想如果黃禹錫拿到了諾貝爾獎,事后才發現造假,韓國人會是什么態度?只要沒發現瑕疵或出問題,你絕對不能批評他們不好,最極端的時候甚至會跟你翻臉。
我想韓國有遠見的領導人應該很早就看見了這個問題,1998年以前,韓國產品像現在中國產品一樣,只能低價競爭,韓國流行文化屬于亞洲的邊陲,跟香港與臺灣差了好幾個檔次。
所以1998年金融危機過后,金大中總統開始了韓國的改造,不求有沒有大師,只求是否造成風潮,科技產品不求極致,但是要做到人的體驗可以恰到好處,這不就是21世紀的趨勢嗎?快速淘汰與更新的消費,速成型的流行文化,韓國人抓住了。三星手機質量比不上諾基亞,蘋果,索尼,但是它的功能,它的壽命恰恰是手機一族的消費趨勢,韓國明星個個俊男美女,代言韓國產品,讓亞洲的年輕世代對偶像比對產品更有感覺,流行音樂節奏與編曲讓人朗朗上口,少男少女的偶像團體舞蹈與說唱俱佳,成為亞洲甚至世界的流行風潮,一股韓流確實已經攻占世界了。
沒有當初對自己深刻的了解所定下的遠見,韓流與韓潮不會來的這么快這么急。你可以不喜歡韓國,但是你的老婆與小孩會讓你掏錢給韓國人,這就是韓國的魔力。
圖:韓國人習慣于用最少的資源,做最恰到好處的產品,做最恰到好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