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燈具市場調研:從緊缺到飽和的演變
摘要: 北京燈具市場起源于豐臺區,存在于四大商城內以及路邊的燈具商戶作為早期的一個市場雛形,一直持續到1996年,豐臺華龍燈具市場的成立,正式拉開了北京專業燈具市場發展的序幕。在豐臺華龍成立的兩年后,北四環燈具市場也建立起來,這兩大當時最具影響力市場的成立,開始引領著北京由分散性向集中性過渡。
消費分流明顯:
區域保護一直作為維護廠家與經銷商關系的基本政策,在家居、家器行業里,這種渠道的保護模式已經趨勢成熟。北京燈具市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但經銷商與廠家之間的矛盾依然明顯,消費者、設計師直接跳過經銷商環節對接廠家,造成區域消費分流的現象時有發生。據了解,北京80%的工程公司都會直接到廠家購買產品。
目前,在渠道建設方面,燈飾與照明渠道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與照明品牌成熟的渠道相比,燈飾領域目前連最基本的渠道保護措施都沒有完善。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在燈飾領域,經銷商與廠家的博弈現狀依舊明顯,這說明渠道模式還處在初級階段,而只有企業自身品牌,自身的影響力拉動以后,企業和經銷商才能共同規范性市場。
宏觀形勢下降,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場挑戰:
“在十里河燈具市場掛一塊磚頭都能賣得出去”這是概括2008年之前北京燈具市場景氣現狀。縱觀北京市場形勢的發展,從1999年開始,市場一派景氣,商家也都賺得盆滿缽滿,開始由夫妻店慢慢地構建團隊,拓展店面。
到了2008年,行業下行壓力明顯,特別是近幾年,市場競爭越來越勁烈,品牌對比逐步形成,以往高利潤、高速發展的時代逐漸遠去。
北京恒泰興茂燈飾工程有限公司徐麗珊表示,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是做生意這么多年來遇到最慘的,銷售額都下降了50%。
北京昱星光照明設計有限公司林秀瓊表示,近幾年是做燈二十多年來遇到一個最大的門檻,大環境的力量是最大阻礙,這是前兩年都沒有預料到,而這種情況也絕對不會一兩年就過去了。
燈具類產品成核心競爭力:
北京恒泰興茂燈飾工程有限公司徐麗珊自2001年開始代理三立品牌,主營流通類產品。自2006年,徐女士放棄了原來的照明業務,開始轉營花燈產品。徐女士介紹,流通類產品在價格透明化下,基本上只有返點利潤。2006年從流通類產品轉成了花燈類,是根據市場需求做出來一個大幅度轉變。
事實上,目前北京幾大專業燈具市場內,主營的還是以花燈類為主,幾大經銷商都是經營高端燈具。主要原因在于價格透明化造成流通類光源利潤較低,而燈飾類由于其具備個性化定制等高端消費特點,經營的優勢以及利潤都相對較高。所以目前花燈類產品是市場的主要競爭力量。
簡約歐美風格成主流:
目前,國內的很多裝修知識多來自于歐美,歐美風格比較簡單成為大多數設計師鐘愛的產品。再加上北京80后90后消費力量的崛起,融合了時尚感、個性化的歐式燈現代簡單,備受年輕的喜歡。據市場反映,北京早期流行水晶燈的趨勢已經過了,如今,在市場上普遍受歡迎的是簡約、性價比高的歐美風格。
新中式燈發展潛力巨大:
北京藝韻仁家燈飾總經理李世杰向記者介紹,北京中式燈萌芽于1999年,這幾年純中式燈的發展遭遇到了瓶頸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國家的反腐倡廉,也打壓了一部分高端消費。
伴隨著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收藏、國學、修心等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追求,為人們的衣食住行融入了更多的中式元素。以中式元素為主打,搭配上消費者的個人喜好,糅合西式的簡約再加上設計師的理念,成為這一兩年來設計師普遍的追求風格,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新中式燈的發展步伐。
挑戰:
北京昱星光照明設計有限公司林秀瓊表示:目前北京正在進行清點工作,北京每個區都有減少人口任務。北京地方市場給政府創造的稅少,而且外地人口多,造成不好管理,很多規模小的市場成為被清除的對象。
同時,在不可阻擋的政府行為下,外地人在北京的生活壓力必然將會比以前更大,打工族將面臨被淘汰,造成了不好招人的情況。同時外來人口的減少,整個市場的消費潛力將持續下降,這都是目前商家亟需面對的挑戰。
前景:
北京玖利隆燈飾銷售中心劉昌建指出:目前不單是燈具行業,很多實體經濟都不是不好,這也是為前些年的擴張買單。如今,市場已經到了一個調整期,其中包括店面的調整、消費者自身結構的調整,只有等這些調整好了,我們才能繼續往前走。
很多人都在說往品牌化發展,我個人認為,燈具行業的特殊性也決定了燈具將往個性化發展,發展品牌在這里面并不是十分的占優勢。因為在燈具行業里,即使品牌再牛,也僅僅是一個小類,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消費者品牌,所以也不具備繼續擴大的潛力。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