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象二:2016 年LED 照明企業營收迎來拐點,多家企業營收同比增長超40%
下游LED 照明企業營收明顯好轉,驗證LED 照明供需格局已迎來拐點,扭轉15年下跌格局。從多家上市公司2016 年上半年營收可以獲得驗證,陽光和佛山營收同比增長40%,雷士營收同比增長超過90%,既是由于15 年上半年LED 照明應用基數較低,也反映最壞的時刻已然度過,2016 年下游LED照明應用整體的需求與供給格局已發生了拐點。
需求端:LED 照明滲透空間仍較大,小間距迎來爆發
通過瑞銀的數據顯示2015 年LED芯片端需求已超過9萬平方英寸,預計2016 年仍然能夠20%的增速,雖然隨著LED芯片發光效率的提升,LED 背光源對芯片的需求面積會有一定下滑,但隨著LED 照明滲透率的進一步的提升,以及小間距需求的爆發,因此將繼續穩定推動對LED芯片端的需求。
從需求端分析一:LED 照明滲透率僅27.2%,“禁白令”催化LED 替代
LED 照明滲透率僅27.2%, 10 月1 日起“禁白令”促使LED照明燈具進一步替代白白熾燈。
1)照明是LED下游主要的應用市場,WIND 數據,在中國其大致占比在45%左右。而根據DIGITIMES 數據,全球LED 照明市場規模近年來也增長明顯,從2009 年的17.5 億美元,增長到2015 年的299 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0.5%。但其滲透率依舊不高,在2015 年僅為27.2%,16 年有望超過30%。因此,其成長空間依舊巨大;
2)根據我國國家發改委及五部委在2011 年11 月發布的“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我國白熾燈實施淘汰的最后試點是2016 年9 月30 日,2016 年10 月1日起,15W 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被禁止銷售和進口。這被業界解讀為“禁白令”的全面鋪開,LED 燈具市場需求的進一步釋放。
國內白熾燈存量替代空間巨大,2016 年上半年全國白熾燈泡累積產量達20.12 億只,月產量3-3.5億只。根據CSA Research 數據顯示, 15 年國內LED照明產能約60 億只,若完全替代,按比例將消耗大約60%的15 年LED燈泡產能。
從需求端分析二:戶內外小間距持續火熱,未來2 年每年400 億顆的新增需求
戶內外小間距市場持續火熱,并且17-18 年仍將有每年近400 億顆的新增需求。近年來隨著小間距LED 顯示屏憑借其無縫拼接的優勢,正逐步取代DLP 和液晶拼接顯示,并呈現加速成長的趨勢。
據國內小間距顯示屏龍頭利亞德半年報顯示,其小間距電視新簽訂單 11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04%;2016 年 1-6 月,確認收入 4.82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3%;小間距電視毛利率保持在 39.78%。其他如艾比森、洲明科技、聯建光電、奧拓電子、雷曼股份等涉及LED 顯示屏業務的上市公司,其今年以來顯示屏經營業績同樣喜人。
由此可窺見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的正在高速發展。據資料顯示,室內LED 顯示屏每平方米平均使用LED數量自2015 年的6萬顆至未來2年內將逐漸上升到27萬顆,同等面積下,對上游LED封裝和芯片的使用數量增加3倍以上。
LEDinside 預估,2016 年小間距LED消耗數量將達290 億顆粒,隨著中國大陸封裝材料逐步朝向國產化發展,成本會進一步下降,促進市場發展,2021 年小間距LED 消耗將達1898 億顆粒,年復合成長率高達46%。
此外,戶外顯示屏也開始出現小間距封裝的潮流,隨著適用于戶外的表貼式LED逐漸克服防潮、防紫外線等技術難題,戶外顯示屏高清、高密化的趨勢也逐漸興起,平均間距從P10 向P6 以下進展,也有望呈爆發式成長。LEDinside 預估,戶外LED 的消耗數量將從2015 年的936 億顆成長到2021 年的2864 億顆,年復合成長率達20%。
預計16 年小間距戶內外的總需求量可達1413 億顆,并以28%的復合增速成長,并且17-18 年仍將有每年近390 億顆的新增需求。而根據高工LED 數據顯示,小間距LED目前產能預估在700 億顆左右,因此未來仍然將保持較大供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