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照明工程市場發展迅猛,更有不少照明工程企業連拿億元大單。這些照明工程項目,其運營模式有PPP模式,也有EMC模式。在國家大力推行PPP模式的情況下,EMC模式現狀如何?這兩種模式有何不同?
近期報道
PPP和EMC模式,誰更受重視?
2月28日,利亞德發出公告稱,利亞德全資子公司中標“湖南張家界大庸古城大型室內情境演繹EPC項目”,中標金額為1.09億元。其中,EPC是指公司受委托方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盡管EPC項目規模較大,但對照明行業來說,PPP和EMC模式成為企業更為普遍的模式,尤其PPP模式在近年來更是成為照明工程項目熱點。
2017年1月17日,奧拓電子公告稱,確認千百輝牽頭的聯合體中標烏海市城市燈光基礎建設及燈光旅游PPP項目,項目總投資額估算約為18180.09萬元;2016年7月12日,深圳金達照明成為“赤峰新區夜景照明改造升級PPP項目”的聯合體中標單位,中標價合計2.555億元;2016年上半年,國禹股份采用EMC模式與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合作建設其在蘇州的華誼悅榕莊藝術家村市政景觀設計與施工工程……PPP和EMC模式被大量使用在照明工程項目中,那么,到底這兩種模式哪一種更受青睞?
針對PPP模式與EMC模式的利弊,大照明采訪了一部分照明行業人士,并總結出以下觀點:
1、PPP與EMC模式均藏“資金風險”。與一般工程類似,在承包工程項目時,照明企業承擔著包括前期工程款投入大、工程款價格變更、拖延不結算等風險問題。采用這兩種運作模式的照明工程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實力、資本魅力,才能預防項目運營資金風險,保證項目可持續、保質地完成。
2、PPP模式與EMC模式各有利弊。EMC模式可降低企業節能改造的資金和技術風險,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EMC模式的弊端基本只能衡量節能效益,企業無法從項目衍生的其它收益中獲取利益。PPP模式可以解決LED照明項目的收益風險和融資難問題,但PPP模式的弊端是政府與合作公司在建設和運營項目時,組織形式比較復雜,增加了管理上協調的難度。
3、PPP模式越發成行業關注重點。EMC模式中企業和政府角色相對獨立,節能服務公司作為投資主體,主要從節能效果中獲得收益,與之相對,節能服務公司也是風險的承擔者;PPP模式是政府與社會資本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以PPP模式推行的照明工程中,政府與投資企業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利益共同體,能夠解決項目收益風險的問題。雖然PPP模式目前仍然處于摸索階段,但國際經驗和其它領域的成功案例都表明,PPP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或將成照明工程領域關注的重點。
專業預測
未來的照明工程市場,誰能光芒四射?
目前,有關分析報告均指出,未來照明工程市場大有可為,在這種前提下,未來的照明工程市場會怎么樣?會不會有照明工程企業成功登上10億級大品牌?
“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未來將在競爭中勝出

勤上股份市場部總監 李思遠
伴隨著國家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城市公共市政建設的一部分—城市照明也在受到間接推動獲得發展。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景觀照明工程將占據更高的比重,在內陸的三四線城市,城市道路照明替換市場以及景觀照明市場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總體來看,照明工程行業整體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行業尚未形成全國性有影響力的公司,而未來會在競爭中勝出的,將是照明工程行業領先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此外,照明工程行業目前是供過于求的狀態,企業間競爭愈演愈烈,產品同質化,終端客戶和工程渠道的經銷商品牌忠誠度低,照明企業需要研發更多優質的、有特色的產品,重力提升對渠道合作伙伴和終端客戶的服務能力,俘獲他們的心。除此之外,政府在采購的時候,不能盲目地追求低價,引導市場良性發展。
LED路燈工程改造將成未來發展趨勢

宇太光電總經理 劉成
我認為照明工程行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目前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二是產品應用功能過于單一。面對照明工程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照明工程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轉變思想觀念,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新觀點,將時代先進理念植入照明產品中;二是提高應用產品的科技含量;三是降低使用成本的投入。
近年來,在“低碳經濟”“環保節能”等概念的有力推動下,LED路燈工程改造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我認為未來3-5年是照明產業的整合和發展的關鍵期,將不會出現太多10億元規模的照明工程企業。此外,照明工程行業中,將太陽能光伏組件與LED燈具相結合應用的照企將會脫穎而出。